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人这么说:现在的小孩都聪明,手机和爱派玩的比大人还溜。
聪明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长都做足了榜样。
我无意间发现,两岁的儿子熟悉手机上的各种app,比如常用的微信、音乐、相机、淘宝、优酷视频等,他想玩哪个都能很熟悉的找到。
包括电脑,比如他想看《熊出没》就给我指IE浏览器,他知道照片放在桌面上的哪个文件夹里,知道电影从哪里打开。
电视也一样,总之家里所有电子类产品的开关、音量、返回、退出、全屏等这些基础操作,他都轻车熟路。
那这样的结果,肯定要么是孩子经常玩电子产品,自己实践出来的,要么是家长经常玩,孩子观察出来的。
我想,大部分家长肯定还是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比如我,但好多孩子依然很爱玩也很会玩,比如儿子。
那就是遇到爱玩手机的父母了,一定成长在父母经常玩手机的环境里,这样的场景也很熟悉:家长玩孩子站在旁边看,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玩。
时间久了以至于都能记住常用的app,也熟悉了基础操作,所以,千万不要低估小孩的模仿力和洞察力。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在春节前后,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睡前,儿子不是要看书不是要听故事,而是要用手机看动画片,必须看,不给看就嚎啕大哭。
连续好几个晚上都这样,本来以为他看一会儿,看累了自己就睡着了,结果他越看越清醒。
有一次我和老公都睡着了,等我再次醒来看时间,都已经是凌晨一两点,然而儿子还睁着一双大眼睛正看的津津有味,我的天呐!然后强行没收电话关灯睡觉,他依然竭嘶底里的哭喊了一会儿才入睡。
我觉得这个习惯太可怕了,但是并不能怪皮皮,很显然,是我们没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
我自己就不用多说了,因为要处理一些订单或客户咨询,会在手机上花费大把的时间,虽然自己心里一直清楚要适当的控制,但自制力太差加上中毒太深,有时候明明闲着没事还是要去刷微博刷朋友圈。
老公也是,看电影玩游戏一样不落下,明明是我们手机不离手,又怎么能怪到孩子头上。
所以春节那段时间特别糟糕,大人玩手机熬夜晚睡晚起,然后也打乱了孩子的生物钟,以至于儿子早上睡懒觉,午觉推迟到了下午,晚上又精神百倍,恶性循环。
必须该以身作则了。
然后我们相互监督,不当着孩子面玩手机,生活习惯恢复正常,早睡早起,白天天气好的话,尽量带他到室外活动,多走走多看看。
晚上睡前我和老公都看书,然后给他放开儿歌,并把绘本放他跟前,当他看到我们都在看书,他也就自然的打开绘本开始看,遇到不认识的会问爸爸妈妈。
所以,家长是一种职业,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什么样父母就是什么样。
那天看到一客户发圈说,出门一天没带手机,好像也没怎么样。
其实有时候挺不喜欢自己成天泡在网上这种状态,还记得以前看书的时候,旁边放的是笔和本子,遇到喜欢的词句会摘抄下来,现在看书旁边放的是手机,书没看多少,手机一响就忽略了看书这回事。
前段时间,因为过春节回家,很多人呼吁:少玩手机多陪家人。
我也退出了很多很少参与的社群,也解散了自己的群,好多自以为重要的人和事其实并没有让自己成长,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李笑来老师说: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美国艺人Kendall Jenner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度社交患者,是 instagram 时尚点赞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后来她注销了自己的 instagram 账号,并把点赞史上最高纪录的照片删掉了,她说:我就是想戒掉网瘾,我觉得我太依赖手机了。
是啊!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就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年就过去了。
据调查显示,人们每天要看150次手机,按照普通人每天清醒16个小时计算,平均每6.5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也难怪我们总能看到,有人走路玩手机掉河里或撞门上这样的报道。
当然,也并不是提倡彻底不玩手机,毕竟,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做不到卸载微信关闭朋友圈,只希望我们都能心里清楚,到底是自己玩手机还是被手机玩,能尽量减少泡在网络上的时间,能做到睡前关机,走路时吃饭时陪娃时不看手机。
美景用心欣赏而不只是拍照,多和真人交流,远离手机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