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在简书上面写东西了,查看了一下上次写作具体日期是4月9日,而今天是7月5日,2014年已经过去一半,而立逼近,一事无成,恐慌中难免会有一些焦急,焦急之下的行为有失理智,就如同这半年来我的所作所为一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 避开了很多很严肃、困难、实际的问题,比如,职业改换方向的准备。这周才醒悟到一年已经过半,我TM还在行尸走肉的上班中,可是时间已经带着我义无返顾奔向了人生的第一个较大分水岭,难以避免的30岁,哭号耍赖跪地打滚全都没用,这一切都在时间君冷笑中不紧不慢地前进。
半年来我做了什么?每次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不大不小惊出一身冷汗。确实没有什么,哪怕上半年新看了47本书,但是那又有什么呢。在使用工具阅读DNA记录统计以后,冷冷的数据告诉我,看得最多的是小说而已,其次是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学(看来我目前内心深处还是一个想在书中找万能方法的幼稚小孩啊),剩下不多的就是计算机科普,最后才是objc语言入门的两本书。
对照现实,自己目前所在的机顶盒行业,已经被互联网冲击的快要一无是处了,懒懒的工作中激情无从提起,这种环境下创造力和能力双双被杀死,回想当初刚进公司的那种热情和想象力,恍如隔世。想象一下,一个快29的年轻小伙子居然有了恍如隔世这种念头时内心那种凄凉无奈感。自我省视了一下,智力还算可以,这半年以来也不懒,怎么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现状呢,反而在这中间越陷越深。具体的挣扎蔓延在我这半年多的日记中,不细表。
但是内心要改变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那种声音时而洪钟大吕时而耳边轻吟,扰得我堕落的游戏小说生涯匆匆结束。我想要改变,但不得其门而入。只能依靠本能和之前的经验,我想要改变没有方法,那就多输入,看书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居然没有想到找人聊天,没有想到网上社区交流,没有想到多出去认识朋友)。那就开始阅读吧,看什么方向的书?不确定。那咱就随着性子来吧,于是屋里多了一个叫做不阅读不舒服斯基的怪人,kindle,多看,纸版书统统上,计算机、经济、心理学、小说、数学来者不拒。看多了,还是没有能够给自己足够走出的自信。依然在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假装忙碌的消耗着自己的时间和激情,庸庸碌碌是此刻最好的标注。
一直到最近,偶然在浏览微博还是论坛帖子的时候一个人的经历点醒了我,那人也是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想要改变但是无从入手的前提下,开始说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写日记,写博客,20w字的写作量之后开始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重要的是他觉得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我内心不禁微微一动。再加上前段时间偶然看完的那一本《反脆弱》,那本对于我来说简直不亚于帮助我重塑三观的书。让我反思自己长久以来潜意识中觉得书本是走向成功最快捷出路的想法(我有过这种想法我很羞愧),作者用他的逻辑解释了书只是经验的汇总,甚至是错误或者过时经验的堆砌,不应该盲目崇拜(大意如此,并且书中主要论点不仅仅这个,但这只是我当时阅读的最大收获),在各种例子以及逻辑说明下,我深深地认同了这点,但是,就是没有行动。对此,我~我只能说,此时行动的种子已经深深地种在了我心里... ...后来,连续阅读的好几本书:《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程序员的呐喊》、《程序员的修炼》,这几本被誉为程序员心灵鸡汤的书籍,里面不约而同的将写作重要性提了出来。到此,我越来越觉得这也许真的是上帝的暗示(我不信教,不一定是上帝,也许是佛祖,也许是道祖,也许是某一路神明)。我内心越来越偏向于开始提笔正式写作,可是将写作当做是吃饭睡觉一样的那种习惯,我还真的没有做好准备。
一直,一直到前两天看到网上一个段子彻底坚定了我的决心:有人问作家:你怎么写得那么多的文章啊,有什么秘诀吗?答曰:看书好比吃饭,写作就是上厕所,吃得多了,剩下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比喻很粗鄙,但是贴近生活,原来我这种无目的阅读的是一种知识消化不良啊,毕竟,谁也不是饕餮。
那么,不管是吐槽也好,还是吐莲(口吐莲花)也罢,吐着吐着,吐习惯了以后说不定能吐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特别是在网上,吐出来以后,难免挨砖,挨着挨着,说不定能整出一个全新的自我。也许我对写作这事期望过高,我还是将目标调整为解决知识消化不良为妙。
PS:近期看书不少,列举一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书以供参考。
颠覆我脆弱三观的书:《反脆弱》
初级程序员心灵鸡汤:《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程序员的呐喊》
鼎力推荐国外科幻神作:《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全系列也许都是,但是我只看了这两部,国内的《三体》无疑第一,多看有卖的的了,有兴趣不妨收一部)
其他:《mactalk-人生元编程》(第一本签名书,不管搞不搞技术的,都可以看看一个老牌程序员嬉笑怒骂的人生态度)
《残酷翻篇,既是温柔》(第二本签名书,一个DJ的成长之路,有趣,值得一看)
《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篇文章就是在又一次快速回顾本书后迸发出来的,值得一看,体会一下作者的想法,再对比一下自己的做法,但是需要自我甄别,不然真的就如同作者说的那般:别人说什么都信,确实有点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