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时候读某本书,看某个新闻报道会觉得听不懂,说不出感受。
刚刚我的收获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真实体验。
这个感触是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发现的,有时候读着读着,觉得《论语》好啊,那到底哪里好呢,每次到每周分享的时候说不出来哪里好,难道就是因为道理好,说得对?
最多只能谈谈感受,而说不出自己的想法,更加不能做到和生活做链接。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直到今天,当读到《论语·里仁篇》第18节,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时有了新的收获。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读了几遍原文,然后继续往释义中阅读时,发现今天的这个章节我有感触啊,而且顺顺利利的写下了我的看法,而且还能和身边的事情做链接,当时特别高兴。
此刻在回想为什么之前读的都没有想法呢,忽然明白了,原来是那些讲的内容我是没有亲身体验的,因为没有体验,所以再读起来的时候语言透过来的内容无法与身体与头脑里的思想做链接,所以不知所云,不知其意了。
所以想到这里也能释然一些了,不是我脑袋瓜子太笨,是体验的少。
看来生活之大,人生之广,我接触的还很有限,那该如何做呢,那就接纳然后努力做吧,尽可能的增加体验,努力做到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