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梁老师质否定了网上搜索到排名第一关于痛点的概念“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这才是专业的产品人啊,里面看出了端倪。
我想起我第一次深刻接触这个“痛点”概念是源自一次LKK贾伟的专场分享演讲。《LKK贾伟“想象力时代”的到来》,贾伟提到自己女儿被开水烫伤后入院的经历,让他产生痛点,才有了55度杯子的产品。
而梁宁老师的概括简单明了
痛点是恐惧
爽点是即时满足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梁老师第一次把“不痛不痒”这个概念清晰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立马又去她的公众号找到这文章。
另外我看到这一讲,有很多我虽然听得懂可是老师却单独提醒的地方,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课程针对用户群里之大,考虑年龄阶层等因素,做到了很好的用户体验。
我自己想打磨的标签,一个核心是在打痛点,之前分析正确,一个核心之前分析有偏差,感觉是三不沾啊。毫无疑问,满足痒点或爽点比挖掘痛点要难做得多。
带着疑惑去看留言,一个叫大成子的用户针对每日优鲜做了深入的痛点、爽点和痒点的分析,不得不说,实在是太赞了!一个产品,同时具有三个点!
继续分析ing.
无为灸:
对于身体健康方面的恐惧是痛点;爽点是一下子身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是爽点;痒点貌似有点难,只能针对特定群体了。
博物馆文化:
不存在痛点吗?好像针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我们害怕失去,这也是痛点吧;爽点是在国内可以看到国外到中国来的交流的展览,特爽吧,特能满足啊,也有,哈;痒点是博物馆产生的周边衍生品,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你看复古的潮流就一直有,其实痒点还不少。
今日暂且想到的,他日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