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通译】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学究】
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其他学生总以为孔子对待自己儿子的教育一定有特别的传承,陈子禽就是其中好奇的一个学生。
当陈子禽问孔鲤这个问题的时候,孔鲤把实际学习的情况告诉了陈子禽,也就是“不读诗,不知道怎么说话;不学礼,不知道怎么安身立命”。当孔鲤说完这些话,明白了孔子教育学生并没有偏颇,一视同仁,即便是儿子也是教育他好好学诗,好好学礼。
从这点看起来,孔子真的就是有教无类,始终强调礼仪。回看我们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培养自己儿子和教育他人不一样,说白了只是把自己的儿子当小白鼠试验,看起来似乎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育,实际上反而是自作聪明。
礼仪是孔子竭力推崇的一种共识,从不会因为学生不同而有所偏离,只是针对不同学生用不能的方式教育而已,对于教育的本质从没有改变。生活中,我们可以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但表达的核心意思绝对不会改变。
【原文】(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通译】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学究】
周朝礼仪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从国家管理到家庭上下都有非常明确的礼仪制度,要彻底明白这样的礼仪制度,在春秋末年也只有孔子基本懂得全部。所以那时候诸侯纷争,也是因为对周礼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
这里描述国君夫人的称谓,就充分显示礼仪以尊为上,以屈为实。总是给人以礼赞,放低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彼此遵从和融合。
儒学的实践就是告诉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欣赏他人,赞美他人,不得抬高自己来贬低他人。即便是君王也一样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则。故君王总以寡人自居,下属称君王为陛下。民间彼此皆称对方为君。这都是华夏文明的一种雍容大度的礼节。
在人性的本源上可以一致,在社会角色中必定有区别,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真可谓不懂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西方社会所谓人人平等,也是指人的本性平等,而不是角色平等。混淆本性与角色,便失去大同社会的共识。
【结语】
《季氏》14章到这里告一个段落。日行三问,君有九思,渐渐明白孔子和学生在创作《论语》时说透析的思想,不偏不倚,坚持反省,是一个君子的日常行为最真实的修行。
每天和孔子对话一个小时,看清自己才有了更好的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