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了鹅渡河,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里大致有四个板块的内容:文化原点、文学悠悠、读书笔记和我笔我心。
可以就这个方面作下简要的说明。文化原点是一个人内在的探寻,关于滋养个体的文化源流的再吸收和对文化记忆的沉思,多为文化类散文。文学悠悠是一个人外在的思考,不困囿于井底之蛙的天空,看到其他的生命痕迹,看到时空长河中风物的斑驳,多为写景或抒情散文;读书笔记就是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感悟和笔记,是其他三者的源泉之一,多为随笔乃至杂文。我笔我心是表达的需要,一般有具体事件和具体观点,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自己一套表达的方式,以议论性散文为主。
当然,这四个方面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过这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其中,读书笔记从一开始就是我所关注的重点,无奈迟迟没有发过什么文章。虽然说现在每周也都有在看书,但是我看书的速度还是比较慢,要整理出来也就更慢了。现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要开始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最好的输入方式便是输出,所以一个人看书的最好方式便是输出,在这里便是读书笔记。我在朋友圈常会看到有些人在比拼看书的数量,只是简单把书的内容呈现出来,对此很不以为意。读书应该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让自己清晰看到每一个时刻下的自己所处状态的不同。看书的落脚点应该是自己,目的是认知内化乃至用起来。
当然用起来也有很多个层次。读书笔记的输出是第一层。通过读书笔记的输出让书本和自己的生命发生关联,认识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推动自己从当前的“我”到下一个“我”过渡。其中要有自己思考和汲取的过程。清代文人孙宝瑄曾说过:“新眼光读旧书,旧书皆新;旧眼光读新书,新书皆旧。”现在最怕没有自己的眼光去读书,匆匆翻阅,然后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当然,读书笔记并不一定就是文字的输出,它可以是各种合适的形式,只不过我在这里采用以文字输出为主的形式。
再往里面走,便是要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便是自己的认知到了某一个层级,然后自己的行为也能够做出相应匹配。我们常常懂得很多道理,不见得就应用在自己身上。知识的积累没有可作用的土地,便成为一种知识障,不见得有多大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不深刻,可能会成为阻碍行动的借口。当然,有人也会说读书不见得非要去做些什么,而是体现在自己的思想乃至修养之中。其实这是更加高难度的应用了,需要在自己往后的人生中反复打磨才能得以体现。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出,每个人都是要在这种反反复复的输入输出塑造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跳出自己的视野,去关注视野的边缘乃至黑暗的区域,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不说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不说什么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读书无非就是一个人保持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保持对事物关注度最好的一种状态,也是改变自己认知的一种方式。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学习的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思维越来越重要。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最要命的是还以经验主导一切,闭塞自己。阅读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并没有完全满足并认同这个世界和现实,我们还在追求每一个自己的不同,在每一处不同里的人生可能
当然,读书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选择逛街和看电影,有人选择阅读,只是各自生活方式上的不同选择而已,应该说是没有好坏之分。不过一个社会整体上的读书的痕迹,多少还是很够反映这个社会人们的心态。我的一位墨尔本的朋友前不久来到广州,他感慨这里地铁都是手机低头族,澳洲那边经常看到有人在看书,要不就是听歌和发呆,低头族还是比较少的。当然,我不是认为在地铁看手机的人就全部不是在看书,因为有可能人家是在看电子书。但是我们社会整体的阅读痕迹还是比较稀少的。许多工作后的朋友都不曾一次说到毕业后就很少主动看过书。这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把更多目光投入到读书这种生活方式上来。这些身影或许能够让我们的生命看上去更加耐人寻味。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我很喜欢朱熹的这两句诗。读书应该是一种风景,自己就是在这道风景中踱步的人。阅读是生命的“源头活水”,让自我品性“清如许”;阅读是生活的“昨夜春水生”,日积月累便可拨开眼前的困顿,然后“中流自在行[2]”。我希望我也是这个看风景的人,更希望在这道风景里,遇见你。
欢迎交流评论
[1] 本文原为发表读书笔记序言,不知不觉写得多就单独发为一篇
[1]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