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 是一门难倒无数新手父母的学问
一些言行稍微不注意,要不就是把孩子教成了玻璃心,要不就是养教成了让人讨厌的熊孩子。
事实上,父母的说话口气与方式,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成长。
一、少说不,多鼓励
——
勺子在厨房的墙上画了一只小熊猫,勺子妈下班回家看到,顿时火气上头,指着勺子说:“你怎么老是在墙上乱涂,真不听话!”
当孩子听到爸爸妈妈武断的给自己的品行否定,他的心里会立马浮现“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 ”的概念。
父母随意对孩子进行品行,人格等方面的否定,是造成小孩子叛逆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大人们尚且不能接受被他人随意贴上“坏标签”,更何况是心如白纸的小孩子呢?
幼儿园的老师们之所以会用“小红花 ”来鼓励小孩子们,是因为对于孩子的正向刺激才是引导孩子正确行为的驱动力。
要说“在墙上乱涂是不好的行为”,这话针对的是不好的行为,孩子本身不是“坏孩子”。
孩子就像幼嫩的植物 ,受到正能量的光照才会茁壮成长
二、少质问,多引导
——
奇奇下午和妈妈一起去钢琴班,半路上偶遇邻居小琴阿姨。
妈妈让奇奇和小琴阿姨打招呼,奇奇午睡没睡醒,打了招呼但声音很小。
晚上妈妈怒气冲天的指责奇奇:“下午为什么不和小琴阿姨问好?这么没有礼貌?!”
父母经常动不动就问孩子“怎么回事?!”、“为什么?!”、“怎么又?!”
这背后常常暗含着指责与焦躁。但小孩子心里或许都不清楚“为什么”。
可面对父母的指责,孩子又不得不寻找理由来解释,指责会让孩子感到恐惧。
选择“说谎”是他们逃离恐惧的首选。
父母心平气和的语气和建设性的态度,能让孩子主动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比质问来的更好。
要问奇奇,“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该怎么做呢?”
三、少说“不知道”,多说“一起学”
——
小山竹和妈妈在逛超市时候,在蔬菜区看到平日里爱吃的豆芽摆放在货架上
“妈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家里种豆芽,而是要在超市买呢”
山竹妈不耐烦的回答:“不知道,小孩子别多问”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父母不耐烦的一句“不知道”,常常会扼杀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
让孩子感觉到提问就会让父母生气,以后就再也不会提问,遏制了孩子和父母的交流。
和孩子一起动手去探究,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的最好方法
回答小山竹:“因为妈妈不会种豆芽,不如我们一起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