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吃的美德 拆书稿

作为饮食大国,美食永远和中国人连接在一起。


国人吃的食物品种之繁多,烹饪方式之复杂,对美食之眷顾,都让外国人惊叹不已。我们也有好多的美食频道,讲述如何做饭,还有红遍大江南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华夏的美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论美食的书籍,古有陆羽的《茶经》,袁枚的《随园食单》,还有专门描述饮食器具的《瓶史·瓶花谱·瓶花三说》,都是美德教育类中饮食文化的书籍。难怪朱利安-巴吉尼也说,作为浸染在东方文化的中国人,美食文化和东方的美德文化是融合在一体的。


说这句话的朱利安-巴吉尼是位英国的哲学家,他写过很畅销的哲学系列丛书《简单的哲学》,《好用的哲学》,所以他的这本《吃的美德》作为他哲学系列中一员,还是研究美食后的哲学问题。


非常有趣的是,朱利安说,他的哲学思想来自于亚里士多德,他还发现孔子在吃的美德方面,有非常相似的见解。因为孔子同样认为,生活得好的关键是美德,举止得体是美德。美德的培养在东方称做“礼”,西方则是“习惯”。所以怎么吃,不仅反映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西方的哲学家在美食方面的哲学观点都有哪些:


首先是关于食物的来源的问题,这里作者提到了现在很多在获取食物时的道德辩论,比如有机,可持续性,动物保护等等。


其次,作者从烹饪的方式谈起,他认为,怎么吃,是判断好坏对错的基础。


第三,作者转向了吃东西的我们,关注人本身,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食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好好吃饭的习,同时也培养自身良好性格。


食物的来源


现在很流行的“有机”,“原产地保护”“公平贸易”等等,都是和食物生产来源相关的一系列认证方式。作者说,“如果你不知道食物从何而来,也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当我们想去探究一下陌生原则的领域的时候,食物来源就是最好的学习目的。如果我们愿意真正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食物的产地,生产过程的可持续,以及看看生产者是否可以消费自己生产的食物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在依赖认证标签的基础上,增加我们自己的认知能力。


比如说下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可以看看打着“有机”“绿色产区”这类标签的蔬菜,去找寻一下它的生产地的情况,若是就在城市周边,那么去看看,真正的生产环境是不是“有机”的,就当是我们踏青的内容,或者提高一下自己的推理能力。因为“我们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塑造了我们,所以为了这个,也应该在依靠认证的同时,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批判性的吸收关于食物的信息,建立我们自己的食物观。

在食物的来源方面,作者建议避免无条件的“自给自足”。作为岛国的英国,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自己生产,比如他们就需要进口美国的土豆和西红柿,荷兰的橙色萝卜,伊朗的菠菜和意大利的防风草。相比之下,中国地大物博,相对食物的品种是非常多样性的。但是当前作为“地球村”的一员,通过贸易和交换,是可以呈现“良性全球化”的,毕竟人类饮食丰富,完全是相互依存才能实现,而人类物种成功繁衍和生产力创造的根源,是来自社会交往和交换能力。因为有的时候,良性的家乡自豪感,和有害的,分裂的民族主义,只是一界之隔。


在吃时令菜方面,作者提到,中国人就非常重视食用时令蔬菜。在什么季节吃什么蔬菜,不仅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决定,也可以保证当季的新鲜及口感好。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初春的草莓,初夏的莲藕,夏末的水蜜桃,以及中秋时节的大闸蟹。


因为现代生活体验日趋同质化,恒温的房间,常绿的植被,让生活似乎没有差别。而作为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在中国,我们可以根据时节来感受自然的变化,日子因为彼此的不同而变得格外珍贵,在时间推移中,我们可以学会珍惜当下,知道好东西留不住,期待来年的四季更迭,这不仅是对饮食的态度,更是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也提到,我们不仅仅要学会从自然中寻找美,更要明白,作为“地球的管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要求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可持续的发展直到未来,同时要保护自己的饮食文化,人不仅要填饱肚子,更要吃得好,吃的讲究。


作者还提到了动物保护,公平贸易原则以及大超市的优点等。种种事关食物来源的品德原则,都在唤醒我们,食物道德的存在着多样性,模糊与复杂,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它们,并敢于追求真理。


烹饪的方式。


有句话说的好:“一顿饭开始的,要早于下第一筷子。”


现在书店有美食专架,上面有五花八门的教大家如何做饭的食谱,每一本都制作的如此之精美,让人有抱回家的冲动。


但是作者巴吉尼却认为,使用食谱,是会让人丧失对食物的感觉。依赖食谱,其实就是将自己对食物的良好判断交给别人。在这里他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走向衰落的说法,现代世界为了追求透明性和一致性,用规则代替个人判断,规则若是盲目的用在各种事情上,就会把个人应该具备的做出良好决策一贯必要的元素给抹杀掉了。


让我们想想,其实真正好的厨房料理,都是妈妈们常年的经验下使用“简单但变化无穷”的原则,妈妈们常常会说,盐少许,酱油少许,什么叫少许,都是经验所得,只有自己真正操作过多次后,才能凭借对菜品的感觉,来确定少许是多少。


每一种美食文化中都蕴含了传统,饮食传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我们作为地球管家,当然有义务将其保护并传承下去。所以谨慎的对待传统文化,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尊重祖先的好东西,更要明白其演变的实践中蕴含的智慧。理解身边的文化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前进,无须否认创新,也无须放弃对旧日的承诺。


在生产食物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避免转基因这个讨论话题。巴吉尼对此的看法是,市面上对转基因食物的看法,其实并不是转基因本身,而是针对当下所有权制度的质疑和大范围种植相同类型的转基因植物导致土壤死亡这个问题。其实人类社会引进新物种是种常规的行为,比如中国并不生产土豆,洋葱,西红柿这类作物,都是产自其他大陆。而我们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的高产水稻,可以更好的支持我们有限的土地上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


评价一件事情只用好或者不好做评判标准,就无法理性的交谈和思考。


让我们转到日常饮料--咖啡上,人们常认为只有手工冲泡的咖啡才好喝。又一次,生产胶囊咖啡的雀巢做了一次有趣的盲品大赛,大家来评测胶囊咖啡机和传统意式咖啡机做出的浓缩咖啡。结果在场的十几位品测者,从专家到普通顾客,都把胶囊咖啡的意式浓缩的感观评为最好。这可是颠覆了日常的认知呢。


所以这里我们应该了解到,机器只是帮助厨师们的工作更精准化,应用得当的厨房电器们,肯定会给厨师们更多的出品想象空间和呈现。无须拒绝机器,只要学习合理的应用他们。


饮食男女


当我们将眼光从食物转到食用者本身的时候,就会更多有意思的哲学思考话题。


我们常说,我们吃的东西塑造了我们,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我们不吃的东西,同样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就知道,如果我们想做一个美好的人,光是知道怎么对待他人,掌握推理和判断的正确用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打磨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成为自然而然就能做正确事情的人。日常生活不光是最佳的锻炼途径,还是唯一锻炼途径。那么一日三餐,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提升自己的练习方法啦。


比如说吃自助餐时吃到走不动为止,甚至还想塞的什么在兜里的人是存在的。过多的食用自助餐,不仅在身体上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更会打破自己吃饭的常规行为。同时顺便拿点什么的举止,不仅是道德上出现了问题,更是应该让我们知道,这样的小行为,会慢慢蚕食我们自己,让我们聚集在琐碎的收益上,伤害了自己。


培养良好的行为,会让我们成为优秀的人,所以若想修炼自己,就得从无数小而平凡的善开始,这里孔子也说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所以不要让自助餐伤害了我们。


现代社会减肥可是常常挂在嘴边事情,不仅是女孩子要时时宣传减肥,处于健康考虑,男人也会需要减肥。其实减肥是对自己的自控力的把握。无论是怎么减肥,减多少,或者以什么为标准,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做了这个决定,就必须坚守它。


其实难的不是下减肥这个决心,而是我们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并要求自己去坚定的执行。这可不仅在减肥一件事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作者还强调了,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关注食物本身,身心合一,当我们注意到每一口食物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感知到是否已经饱了,同时也能知道胃肠传递的足够的信息,这有利于食物摄入量,更让我们训练体会当下的关注力。有什么比一天三次训练这种能力的更好的时机呢。


而要不要阶段性的断食呢?就看身体是否需要。

怎么知道身体的需求呢?只有自己才知道啊。


吃饭的时候,认真的对待食物,感谢上苍赐予我们丰富的食物,这不仅仅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其包含的思想是,我们要学会感恩。因为如果我们很幸运,能吃的饱,那么肯定有人不走运。运气现在降临到我身上,也会离开我们的。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保持感恩的心,就会学会善待自己,如果不喜欢世俗的感恩仪式,那么就在心里默默感谢就好。


如何对待浪费呢?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担心浪费食物就会过度食用,这其实对身体并不好。所以避免浪费的举措就是量力而行,需要多少吃多少,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用这种方式生活,和时刻感恩的心一样重要。


走路的鸡下的蛋更好吃吗?某个年份的葡萄酒口感更佳吗?其实饮食是非常主观的事情,我们可以依据评判标准,但是自己真的是否喜欢,还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如果我们相信眼前的食物,是带着热爱精心准备,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以可持续的方式种植出来,这样的食物肯定也应该吃起来更加美味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很容易,知道什么东西好就困难多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好东西找出来,就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加欣赏,甚至让自己喜欢东西变得更好啊。


本书的最后,作者提到了,一辈子没吃过好食物,就像一辈子没欣赏过好艺术一样。制作美食的过程就是艺术的创作阶段,而享用美食的时光,就是在欣赏艺术。


好好吃饭,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晚餐,参加宴会,与其他人一起感受美好时光。食物让人们更平等,食物更是分享的最佳工具。


作为爱好美食的中国人,让我们都来关注一下吃饭这个行为里包含的哲学思想,当接下来你拿起筷子准备吃东西的时候,请记住,这是一套复杂的网络的一部分,它与你生活其他事情互相关联,这套网络越丰富,我们从食物里获得的满足感就越丰富。


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783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360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942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07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24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29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685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52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04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6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18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11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6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64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