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萧红的作品我看过的只有《呼兰河传》,她的传记也只是零散看过几篇,就个人感受来说,她不如张爱玲刁钻刻薄,也没有林徽因冷静理智,但她是特别的,她有一种特别的特质,一直吸引着我。这次看《黄金时代》,对她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在她的一生中,逃亡和爱情是主线,流离失所虽是那个时代那一代人共同的磨难,但对于她来说,在爱情上的“流离失所”让她的生命更多地遭受了摧残。
太过于倔强的人,承受的痛苦必定是比同类更多的。在别的花朵早早收拾残枝枯死臣服于命运的摆弄时,萧红就像玫瑰一样在暴风雨中绽放,以鲜血般的红来与这混账生活做一个决裂。
之所以把她比喻成玫瑰花,在于她是为了爱情逃亡,而玫瑰,带着普世的意义。可是,花再美,也只是一朵脆弱的花朵,碾碎了也仅仅是一抔残红,在无尽的惋惜中,她被生活生生撕碎了,享年仅31岁。
人和万物一样,在生与死的面前都太过于脆弱,不堪一击。而一枝会思考的芦苇,当她开始反抗迎击风雨的时候,她的悲剧就开始了。这是一场孤独的战斗,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豪赌,她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
萧红太孤独了。所以她把所有对爱情、亲情和对自己的迷茫全部混杂在一起,放进了她的“爱情”里,这是她悲剧的源头。
即使对待爱情她是忠诚的,但她的爱人和她一样都是矛盾体结合在一起的不安分的人,彼此互相鼓励又互相折磨,他爱她的才华,她也爱他的才华和自由。她交出一切,希望这个给了她爱情的男人能够带她逃脱监禁。逃离这块是非之地,她曾委屈地对萧军说:“呼兰河的云压得我喘不过气。”
她对萧军付以全部的真心,每次被萧军伤害,她寂寞得不知道和谁说话,整天整天的往鲁迅家跑,想在在那里得到鲁迅夫妇的慰藉,却常常走神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听不进劝慰。
萧军出轨了。后来萧红到日本去的那段日子里,萧军又再一次出轨。她原谅了他。并不是她大度,只是因为她还爱他,她的软弱不能够支撑她离开这个曾生死与共的男人,每个深夜里她只是默默自我安慰自我折磨。再后来,端木走近了她,萧红与萧军彻底决裂。
爱情美化了很多东西,所以当爱消失的时候,一切肮脏与罪责都暴露无遗。萧红在怀孕的时候遇到了萧军,后来分手时肚子里却怀着萧军的孩子。相遇的时候她大着肚子他不嫌弃她,分开的时候她大着肚子,他不心疼她。
后来,她被误诊并进行割喉手术,她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战火纷飞下,她这一朵玫瑰终于被狂风骤雨撕碎了,命运战胜了她。
纵观她的一生,她是悲哀的,但我觉得更悲哀的是,在个人生活的方面,她是没有独立精神的,也没有自我救赎的勇气。她那种被教育灌输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让她不断地依附男人的帮助,她把希望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一再落入困境?表面上是她缺乏自愈能力和自救能力,本质上是一个女人的独立问题。女人不独立,只要是想要依附别人,很多事就顺其自然了。像牵牛花所盘旋攀爬的栅栏一样,栅栏一经倒塌,藤蔓只有摔倒在地,再不屈服于命运,勉强挣扎也只不过是爬上了另一根栅栏而已。
从小的时候萧红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家庭的温暖,只有祖父对她好。她的心是寂寞敏感的,独自在院子里看春去秋来,看花爬上了架子,又枯萎了,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看尽四季轮回,看着祖父死了,她再没有人疼爱。后来,为了爱情私奔,情郎却丢下她一个人回去了。
她身败名裂,被所有人不待见,她走投无路,穷困潦倒之下竟然去投靠了父亲给他定下的未婚夫,还怀上了他的孩子。最后又被未婚夫抛弃,没钱付房租,被房东监禁在小木屋里。
直到和萧军宿命般的相遇。几次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心痛和失望,她都忍下来了,她接受命运的作贱,以一种嘲讽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好似生在苦海,又好像超脱世外。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她,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这各种纠葛之间不断安慰自己不断逃避,企图得到一个并不是很糟的结局,而她,自始至终没有选择自己的独立。
生活是一把刀,伤人的每一刀都留下痛,留下疤,有的人痛一次两次就变乖了;而有的人,倔强到底,等到无法承受的时候,才发自己从来都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反而浑身都是丑陋的疤痕,骨头都是痛的,走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这伤疤是荣誉还是失败。
萧红就是这样倔强到底的女子,所以她伤痕累累。她的心在燃烧殆尽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实在痛得忘不掉的和太美好的都记下来了。那些彻夜不眠的夜里,她把孤独当做笔,写出一部悲剧,从结尾开始抽茧剥丝,顿悟一切不过是作茧自缚。
她终于放下了一切,也最终得到了自我的独立。只是,生命对她而言,太仓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