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孩,特别是3.4岁以下的小孩,印象最深刻是他们的眼睛——闪亮清澈,不染一丝,深邃似星辰,水润的像一泓清泉。除此,小孩更愿意去感受,探索外界,对新鲜事物始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每一天充满新奇,挑战,每一天都不同于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很丰富,多彩。
相信你们,也许会和我,有同样感受:小学和童年似乎无比漫长,中学比小学快些,高中更快些,大学似乎是不留神打个盹,晃过去了。且没有减缓的趋势,自换上职业装,更是弹指一挥间,一个十年接着一个十年,还没有来的及审视自己,享受生活,便老了。
时间还是时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呀。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时间怎么越过越快了呢?时间从来没有变化,是我们自己变了。我们从童年慢慢开始遵从于经验主义,习惯主义。一道数学题有两种做法,经常用其中一种。慢慢地,我们对外界的探索,发现与日俱减,儿童时代的好奇心也消磨殆尽。许多事情趋于习惯,这也不能怪我们自己,因为大脑的运作原则是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另外我们的心理随时间也慢慢变化,在做许多事情之前,我们更喜欢去考虑风险和失败成本。如此一来,我们的新的一天都变的像昨天。去餐厅吃饭点往日吃过的;去超市购物老是那几样,甚至连洗衣粉的牌子一直没换过;回家的路可能好几条,可能多少年只走了一条路。每天都在重复一些事情,我们对时间感知慢慢缺失,时间没变,但我们却感觉时间快了。
这些细小,细微的事情可能对于我们的正常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但却在若有似无地固化着我们思维。渐渐地,遇到许多事情,我们头脑里最先想到,困难,阻碍,麻烦,而不是大胆尝试,放手一搏。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里舒适区”。例如,比起上课听讲,你更愿意玩手机。比起上班,你更愿意待在家里。
岁月流转,年龄增长的你,更愿意躲在心里舒适区里,就像海洛因,很难戒除,它一点一点消磨着你的好奇心,你的斗志,你的激情,最终你一提理想,自己可能都觉得可笑和遥不可及。慢慢地,理想被埋在“心理舒适区”这堆黄土下,直到一天,连你自己也找不到。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评判大千世界里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而是想让读者的你,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心里舒适区里,如果你是绝少的那部分人,那我会无比羡慕你,也为你感到高兴,因为这样的生命太丰盈,精彩了。
还是说说绝大多数人吧。如果你很喜欢,很享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那么,我同样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活出了真实的自己。那些躲在心里舒适区,又不满足,甚至抱怨,这日复一日,毫无新意日子的人。你是不是应该鼓励自己,大胆些,尝试改变下。整日窝在宿舍打游戏的,可以外出走走,去打球,去游泳,去爬山;多年干一份自己已经很讨厌工作的,可以豁出一回,炒了老板的鱿鱼,去跳槽,去尝试新的生活。遇到事情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逼自己一次,来个快刀斩乱麻,让自己轻松决定一次。
什么时候都不晚,从你改变的那一刻,你已在蜕变。那天在图书馆看见一大爷在学习初中物理,攀谈后,方知:大爷退休后在家闲着,想多学知识,每天不辞辛苦赶来学习。我被震撼了,向自己发问:生命到底是什么颜色?!
什么颜色呢,一切在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