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班的路上,我和同事语音某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跑出去玩,表示家长打骂以后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泡泡在一旁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说哥哥,我觉得他这样做没有错呀,就是要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儿呀,这样好休息一下。”
我心里很诧异,第一时间就想要去纠正他这种想法,于是说,哦,你觉得这样好呀?一边玩一边做作业,要被说,玩也没有玩好,事情也没有做好。但是如果先把作业做完再去玩的话,就能毫无压力的玩了。你选择哪种方式?(我很明显的在引导他做我想要的选择)
我选择第二种,把作业做完了再玩。(我心里一阵欢喜,相信你有自己正确的判断)
对于孩子的各种找茬,我唯有多陪他玩,当他又找出一大堆车子出来邀请我一起玩时,我提出了我们一起互相扔球(因为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后来又衍生出更多的玩法,都是由泡泡决定怎么玩,规则也由他来定,但是我明显感觉到,规则都由他说的经常由着自己的好处随意变动。
后来我又提议说,我们对着墙推球(因为可以训练专注力),泡泡推了两个就不想推了,又开始玩在我看来特别没有技术含量的“游戏”,于是我有点生气,并且说他每次只知道玩些莫名其妙的游戏,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越来越大了,应该多学一些东西,我很担心你。(这个时候我的大脑盖子打开了,带着情绪想要去控制泡泡按照我说的做。)
场面僵持了两三分钟,我说,你每天推50个球。他说我不想推这么多。我说那行,30个,给你减少了20个,(看他迟疑)要不,你看多少个合适?他说,5分钟(其实他并不懂5分钟的概念)
当我看见他开始做了,我紧凑的眉头展开了,也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很快5分钟结束了,他提议我们一起画画,而我们约定画完以后洗漱睡觉。
泡泡总是答应的快,实践的时候又临时变变卦,这不,画完画,他又说我想看会儿书再洗漱,我本能的开始觉得烦躁,并说教了他。并说出了我的希望,我希望你做事情的时候好好做事,做完了再玩。
第一次破天荒的,泡泡自己主动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展现着他的力量。
觉察到自己还是有一些控制,说教。虽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希望,但是带有胁迫的意味,多询问孩子而非告知,多花时间训练孩子的技能,不着急。玩耍的时候目的性太强,失去了童真童趣。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吝啬鼓励的言语。
不断觉察和自我修正,接纳彼此的不完美,和泡泡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