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问题
疫情不止,连载不停,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1.
以下,是别人的故事:
腊月二十九这天,蒋爱国终于赶回了老家,作为摩托车队返乡大军中的一员,蒋爱国从干活的工地回到位于隔壁省的乡下老家,要骑行将近两天。在外忙碌一年,蒋爱国的所求其实很简单,自己眼看快三十了,再努力干两年,把老家的房子翻新一下,娶个媳妇,一同孝敬母亲,便很知足了。
蒋爱国的家中只有一位年近八十的独居老母亲,蒋爱国一年当中也只有春节这些日子,能够在家多陪陪母亲。母亲此时在家里已经办置了不少年货,虽然春节也只有自己和儿子两个人,但是老母亲仍然希望把这个年过的热热闹闹的。
晚饭时候,母子俩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新闻上说,武汉的肺炎闹得很厉害,虽说和自己关系不大,但是老母亲的脸上却露出了隐隐的担忧。“这样的地方可怎么过年啊,过年的时候赶上病了,遭罪哟。”老母亲感慨道。
电视上的镜头一晃而过,扫到了一座高层建筑,蒋爱国笑了笑,“妈,你快看,这个大高楼,就是我们盖得。”蒋爱国指着电视骄傲的说。蒋爱国所在的施工队,隶属于中建三局,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蒋爱国不知道参与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施工项目,每次看到自己参与建设过的大楼,蒋爱国便会觉得由衷的自豪。
“好,好,我儿子厉害。”母亲笑着说,“我早已经蒸好了馍馍,还有很多酱菜,等这回回去工地上的时候,你多带一点,给你的工友们都分一分。”母亲说道。
蒋爱国想说,这回假期长,能多陪您几天,不着急回去,可是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便被手机铃声打断了。蒋爱国接起电话,越听脸色越是凝重,但是他最后只说了三个字,“没问题。”
电话是队长打来的,工人们都放假回家了,队长不得不一个一个的打电话通知。由于此次疫情严重,国家决定在武汉建设火神山医院,收治确诊患者。救人如救火,此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务必要在十天之内,建出一座属于武汉的“小汤山”医院。队长一个一个的打电话通知,将所有能够召回的工友全都做了召回。
蒋爱国放下电话,看了看母亲,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开口,他才回到家中不过半天,便要匆匆赶去集合点集合,最近的集合点距离老家也有几百公里,自己连夜骑摩托车,只怕也只能是刚刚好赶上集合的时间。蒋爱国把情况和母亲详细说了,老母亲还未听完,便红了眼眶。她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开始帮蒋爱国收拾东西。“儿啊,你去吧,这是正事儿,大事儿,是救命的事儿。妈把这些酱菜都给你带上,等你盖完了医院,回来咱娘俩再接着过年。”
深夜十一点,蒋爱国拿上母亲为自己准备的沉甸甸的“口粮”,给摩托车加满了油,便连夜上路了。此次紧急召回的工人都在湖北的临省,武汉那边已经封路了,大家要先到集合点集合,再一同出发赶往工地。晚间的公路上起初只有蒋爱国一人骑着摩托的身影,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汇聚了过来,一列“逆行”的车队,火速朝着集合点集结而来……
今天是大年初五,晚上七点半,蒋爱国终于可以换班休息,吃一顿晚餐。今天的晚饭是一桶泡面,两根火腿肠,还有自己从老家带来的老母亲制作的酱菜。才刚刚吃了两口,队长走了过来,“爱国,等会儿吃完了再加个班吧。咱们今天能把地基铺了,就能给后面上板房争取点时间,有问题不?”
“放心,没问题!”蒋爱国斩钉截铁的说。队长又去通知其他的工友,蒋爱国靠在一堆水泥管子边上,呼噜呼噜的飞快的扒着自己手里的那桶泡面。现在网络上流行吃播,这样暴风式吸入的吃法最是走红,然而蒋爱国这样的吃相却不是在博眼球,他是在赶时间,早一日建成医院,便会有更多的患者得到医治。这是一场是赛跑,所有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看不见的敌人,名叫时间。
2.
这一章的灵感来自于一张微博图片,图片上一位手中拿着泡面的工人大哥,蹲在地上,吃着自己的晚餐。此时春节还未过完,我看了看自己家餐桌上丰盛的晚餐,再看看工人大哥手里的泡面,禁不住一阵心酸。他是火神山医院建筑工人当中的一员,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所以用了“蒋爱国”这个名字,或许不止是蒋爱国,还有张爱国,刘爱国,李爱国……在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里,这些逆行而来,参与医院建设的工人们,同样是最美的逆行,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蒋爱国”或许平凡无奇,或许默默无闻,但是正是这千千万万个“蒋爱国”铸就了一个奇迹。十天!火神山医院从动工到交付只用了十天,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或许等到工程结束,众多的“蒋爱国”又会分散于各地,他们会继续平凡,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然而历史会记得,中国会记得,武汉会记得,火神山医院就是一枚勋功章,是对所有为火神山医院付出辛勤努力,积极参与建设的工人们,最好的褒奖。
写这一章的时候,我原本想要记录更多工人的故事,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只写一个“蒋爱国”,因为我发现,那些在建筑工地上搬砖添瓦的,并不都是建筑工人,有义工,有志愿者,有放寒假的体育老师,有个体户老板,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患者堆筑了一道守护生命的防线。我觉得,此时此刻,每一个为火神山医院付出了汗水的劳动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
3.
以下,是我自己的抗“疫”日记
2020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周二
今日是单独出门采购年货的日子,如果我能够预想到接下来我将要面临一段冗长的足不出户的日子,或许我会逛得更加珍惜一点,逛街不易,且逛且珍惜。采购年货是我春节期间的重中之重,我总是会先列好长长的清单,婆婆家,妈妈家,张先生的外婆家,还有必须拜访的亲戚朋友家,我都会一一的罗列出来。春节拜年不能空手,这是奶奶从小教导我的,再加上还要准备我们这个二人之家的口粮,所以我便有了充分的理由,买买买。
此时此刻我的心都在过年上,对于疫情的关注度不高,如果说唯一的变化,就是早上起来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微博推荐栏里多了一个栏目,叫做抗击肺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消息依旧不少,但是真正有用的,可信的却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预感,我在采买的时候,把自己家“口粮”的份额提升了一倍,还网购了不少的零食和年货礼盒。后来回想起来,我忍不住觉得庆幸,我和张先生能够整个春节假期过得还算舒适,竟然全都得益于我这松鼠过冬一般囤货的习惯。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各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只是我们预测不到,更无法想象,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武汉,有多少家庭,即将迎来一个最煎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