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她的精神气质体现在哪里?高大的建筑,整洁的市容,还是谦和有礼的市民?
我觉得都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最终体现在细节的零瑕疵:地,是干净平整的,没有垃圾;天,是清澈湛蓝的,没有雾霾;水,是清洁流淌的,没有淤泥;公厕,是整洁芬芳的,没有恶臭;垃圾,是分类收集的,没有污染……这样的城市,让人心心念念,心向往之。
就好比,一位女子,她长得标致,细节也必须是得体的。如果,她含胸走路,妆容浮夸,背肌壮硕,眼神轻浮,举止轻佻,言语无味……那么,纵有多么盛世的美颜,也架不住细节的默默出卖。
犀利姐走过很多城市,也留心对比过很多城市垃圾处理的细节,那些让人心动的美好,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
比如,某城市里的一家百年商场,有十几间公厕,每间公厕都有不同的主题,连公厕里的垃圾筒都各有特色,成为游客们争相探访的景点;
比如,华灯初上,某城市最繁华的街头,有市民排起长长的队,手提一袋袋分类好的垃圾,在等待垃圾车的到来;
比如,某景区设计简洁大气的路标,手绘带有温馨提示的一排排分类垃圾筒;
再比如,某条街上,自备随身便携烟灰袋的过客……
这样用心的细节处理,让人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柔大气。
然而,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其实是件极其繁琐的事情。把一堆垃圾分成四五类,该装桶的装桶,该清洗的清洗,该压扁摊平的压扁摊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在坚持的过程中,你的耐心细致,会受到时间的终极考验。
在垃圾分类的终端,同样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厨余去哪里?纸类往哪送?有毒的垃圾怎么分解填埋?可以回收的包装瓶怎么处理?以及,对于那些不愿分类的顽固分子,怎么处罚,如何执行?立法程序如何提上议事日程?市民教育如何从小抓起,持之以恒?这些需耗费大量精力却未必立竿见影的工作,需要几代管理者几十年的共同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绿色进行时,厦门已经开始了。市民们,不要让你的脚步跟不上城市的步伐。
—— END ——
外表斯文,内心狂野,码字为生的毒舌处女座,厦门犀利姐。
供职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属《海峡导报》社,13年台湾新闻记者,驻台多次,访问过连战、吴伯雄、郁慕明等台湾知名人士,撰写的新闻评论被英国BBC中文网转载,中国新闻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