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课程是先由闫老师演练线上课程后由院长督导的形式。当天晚上八点我带上笔记本悄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好好体验。但其实即使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我的心依然是没法做到全情投入当下的,因为我没有跟家人孩子们提前沟通好免打扰,所以我还是会随时留意门外的动静,有没有人叫我之类的。还好 前半部分都没有人“骚扰”我,我边听边记录着自己 的感受:比如开始引导深呼吸时语速快了点不够放松,比如解释沟通的词意和引入的故事挺好……其中有一些故事是我听过多次的,大概那时我就分心了,而漏掉闫老师埋下的伏笔“后面再邀请大家上来现场演练一下”。
到后面闫老师仔细讲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意义及例证之后,回过头来引导学员们思考用非暴力沟通方法怎么回应求助者,问在这个故事里你想扮演什么角色?你会怎么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在屏幕上打字:我想扮演父亲,我想对小雨滴说…… 这时闫老师呼吁大家排麦分享,我看到很久都没有人举手,我感觉到闫老师有点着急,然后有一位同学举手了,闫老师说还需要一位上麦,我等了一会还没有人上麦,我就举手了(其实我的初心是想救场,而且我理解的演练是上麦分享一下其中一个角色用什么语气什么结构句式表达,单方表达完就可以下麦了),结果上麦后才知道是两个人在线对话拉练,所以我当时一下就懵了!一方面是我没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我担心长时间语音会把我的孩子引进来,但是又不好意思临阵脱逃,所以就硬着头皮上了,自己都觉得状态不对,可“小女孩”却非常“较真”,这让我一下子条件反射切换到母亲角色,所以后面的对白里其实我是在牵强地自称“爸爸”,实则是母亲本色出演,已经脱离非暴力沟通了。果然听到我上麦的声音后我的孩子已经好奇走到我身边并表示要我陪,闫老师在问我感受时我的真实感受是:一心想护场,没想到占用了直播时间还脱离了主题耽误了大家,也担心老师再提什么问题,想早点下麦。下麦后要陪有情绪的孩子,后面很大一部分课程内容我没有听到。直达课程尾声我才有空上线听。
第二天我认真重听了全过程,作为体验者我的反思是:首先要做到全情投入体验,做好体验者的前提下再兼顾观察者的角色,才可能提供客观的督导建议。闫老师安排这个即兴拉练对我个人成长的启示是:遇到突发情况,我的言行还是由惯性思维在主导。需要反复加深理论学习改变潜意识层面的认知,才能处变不惊。时刻提醒有助人情结的自己——做好自己才谈助人。
跳出课堂以观察者角度回看,我看到了闫老师的专业水平,课程的结构条理清晰明了,引用的典故与事例也让人对理论很好理解,在互动演练环节出现讨论跑题时依然能很好地把控好场动力。能让以我为代表的学员有深刻的体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这已经说明了课程的效果。
另外,在许院长督导的过程中,也让我明白了设置课程大纲需要更严谨,细到目录句式整齐划一,内容前后呼应。引导热场活动或讲故事时适当调整语调 避免学员听觉疲劳。互动环节也可以结合初学对象设置难度系数降低的答项,调动更多人参与的积极性。
课后留给作为双师人的我的思考是:
1.假如抛出两个问题与讲述踢猫效应故事及讲解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换一下顺序是不是更有利于体验?让成员思考更有连贯性?
2.假如线上听课对象都是不能专心投入体验的家长,除了互动环节降低难度,还需要在内容设置上作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