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死亡来临,能活着就是全部希望。
可是,当你的希望被金钱剥夺,活不下去的时候,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很多人眼睛红红地离开电影院。
我离开“南方都市报”已经5年多了,也就是离开医药行业已经5年多了,但是,当我看了《我不是药神》后,不仅掉了泪,而且感慨万千。
因为,电影谈到的主题,都是我以前写过无数遍的:
政府审批部门与制药企业的博弈、定价部门与制药企业的博弈、海关税收与跨国药企的博弈、医保部门与制药企业的博弈、原研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的博弈,还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公关成本……
电影里的白血病救命药叫“格列宁”,真实的药叫“格列卫”。
电影里的瑞士诺瓦公司,真实的名字叫瑞士诺华制药,是我经常采访的跨国药企。
我写了10年,也纠结了10年。
02
换作其他任何商品,我定价,你买单,你情我愿,天经地义,打击盗版,义不容辞。
但是,唯独药品是太特殊的商品,尤其是昂贵的抗肿瘤药。
因为,关乎人命。
所有的经济规律和原则,放在医药行业,视乎都有点“不道德”,这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确实有点狼狈和不公。
尤其是,很多制药企业也是上市公司,他们还要对股东和资本市场负责。
新药研发有多难?
我听一家药企说过,一位药学家为了研发一种新药,拼了几十年的光阴。
可最后,虽然动物试验有效,但还是没有通过人体试验,然后他疯了。
即便离开了5年多,我还是清晰的记得,原研药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是每年销售收入的15%-20%,每种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在10亿-30亿美元左右,甚至更多。
每投入研发的100种新药里,只有十几种能通过一期、二期,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也就是有希望上市。
最后也只有个位数的药能够真正证实有效,为拯救或延续人类的生命做贡献。
可是,失败的那90多个,研发成本怎么办?只能由成功的那几个来分摊。
如果没有稳定可观的收入来源,谁愿意做研发?人类的命运又如何改变呢?
作为一个向来支持并践行原创的人,我的理性告诉我,要支持原研药企。
03
然而,面对那些因病返贫,“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全家人”的无力支付的家庭,这些理性却颓然无力了。
就像电影里徐峥咆哮着喊的:“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
在媒体的这10年来,我接到过无数的求助。
17年前,我帮助过的第一个人,是广州首例苯丙酮尿症患儿晶晶。
她的妈妈找到报社求助,我也去过她们一贫如洗的家。
我能做的,就是报道之后,引起医院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晶晶得到了免费治疗,得到广州市重症少儿基金会的救助。
但是还有更多的晶晶。
有希望找到某名医的,有希望帮忙加入某慈善计划的,有希望帮忙登报募捐的,也有不少,是希望能帮忙买到便宜药的。
能帮忙的,我都会尽力去帮。但更多的,是一种无能为力。
宇宙洪荒,生命无常。
凭我一己之力,能做到多少?
我采访过血友病病友俱乐部,采访过肾移植康复患者病友会,采访过各种癌症患者,对他们来说,家人和朋友的爱,是让他们愿意忍受痛苦,活下去的最大理由。
面对生命和爱,面对生和死,任何人都很难说出“不”,更不要说道德。
04
电影里的药神程勇,在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叫陆勇。
他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为了帮助患友们翻译、填写单据、银行转款,购买国外便宜药,自己并不牟利。
然而,在中国,未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审批的药品,都按“假药”论处。陆勇的这种行为毕竟是违法的。
后来陆勇入狱,上千名患友为他写联名信求情,最后法院认定陆勇没有盈利,不构成犯罪,将陆勇无罪释放。
法不容情,但冷冰冰的法律之上,多了一层人文关怀的色彩。
在电影里,贫穷的底层患者生与死的冲突、良心发现的药神后悔与否的冲突、警察曹斌情与法纠结的冲突,都在法院轻判了程勇3年后,在“十里长街送英雄”的画面里,在程勇的泪流满面中,好像得到了解决。
但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的眼睛依然追逐着荧屏,我在等待,等待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
曹斌对出狱的程勇说:“不要再卖印度药了”,
勇哥问:“为啥?”
曹斌回答:“正版药进医保了。”
我悬着的心放下了。
尤其是看到结尾的字幕“2018年,中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将瑞士诺瓦公司生产的格列宁纳入医保;2018年,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的时候,真的很激动,所以举起手机就拍了下来,不守规矩了一次。
在我离开报社的2013年初,进口抗癌药几乎还没有进入医保的先例展。
这中间有太复杂的关系和拉锯。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医保基金却有限。
但每种病的药企和病友及家属都在拼命为自己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给谁?不给谁?
谁该活?谁不该活?
好不容易进了,价格怎么定?高了医保局不干,低了药企不干。
这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能给出答案的话题。所以,很多药,尤其是高价药想进医保,都要经过N年的拉锯式谈判。
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来说,正版格列卫纳入医保,确实是值得庆幸的事。
然而,还有更多其他疾病的患者,都在门外,等着能不能活下去的宣判。
药王孙思邈曾经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今天,病人已经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基础的医疗诊治,但进口新药仍是一个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才会有《我不是药神》这样催人泪下的故事。
医者父母心,但商业社会,谁才是真正的药神?
电影里说,命就是钱。
所以现实生活里,勇哥那样的“药神”还有很多。
命还是时间,一分一秒堆积而成。
但愿,那些因为各种疾病而在困苦中挣扎的家庭,能够等到像格列卫进医保一样,等到他们的救命药。
希望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