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初稿完成于2017年11月份。文章以那碗胡辣汤为线索,详略叙述二十年前、十五年前、十年前、五年前、目前(截至2017年),共计五个时间节点的生活片段,也算是“忆苦思甜”。
在少不更事的年纪,甚至到上大学期间,每每听到别人说起“二十年前怎样怎样”“十年前如何如何”,总是会洗耳恭听,内心暗暗称奇。偶尔听到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经典喟叹,更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之类的画面。老的装嫩,嫩的装老;老的话凄凉,嫩的摆沧桑。这似乎是套路,又好像是潮流,更可能是宿命。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部长篇小说”,轩主以为,我们虽然不都能成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咖,但作为命运的践行者、拷问者,时代的亲历者、思索者,却完全可以“成一家之言”!
二十年前,轩主刚上学。第一次知道胡辣汤这玩意,还是那年冬季,跟父亲一块到县城卖菜。前一天晚上将菠菜、蒜苗等冬季常见蔬菜捆扎停当,装在从邻居那里借到的一辆白铁皮车厢、蓝色框架三轮车上,只等五更钟响,从热被窝爬出来,对着平房檐下那昏黄灯光,呼一口热气,搓搓手,推车出门,吭吭哧哧、吱吱呀呀,消失在夜幕,惊起村落间时而急促、时而沉闷的柴门犬吠声。越过两三公里外一座大桥,赶到城南菜市场。
村子跟县城其实就隔河相望,但正所谓“能隔三山,不隔一水”,在没有桥梁铸通途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一条河,让自行车时代的整个村子闭塞了很多。所以能进一次县城,尤其不容易,对小孩儿来说,更是新鲜。
父亲到菜市场的人潮中去寻觅合适买家,轩主则被安排在菜市场角落处一家饭馆里。至今未曾淡忘小店里张贴的那幅很有年代感的刘德华海报,“三十岁到头来,不算好也不坏,经过了九零年代,最无奈,他自己总是会慢人家一拍,没有钱在那口袋!”说的正是轩主同龄人的父母那辈人。
一笼包子,一碗胡辣汤,也许代表了轩主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门前一口大黑锅香味四溢,旁边几笼肉包子白烟上窜,是县城早餐店的经典画面。至今想起,倍觉亲切。一小碗浓汤,加两滴香油,浮成几个圈,汤未入口中,香味已醉人。那会儿进城的机会太少,有吃有喝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按:老家方言所谓“改改善儿”),所以还从没有过吃好喝好的感觉。
十四五年前,轩主刚要升初中。那个暑假,阴雨连两月,洪水几涨落。庄稼烂成泥,菜园被淹着。生炉火,呛死人,是那段时间的必修;炒韭菜,捞面条,是那段时间的主食。村口河边有家茶馆,那段时间高朋满座。老板搞全产业链经营,兼卖早餐。很多次路过那,远远闻到并清晰看到村里那些个家境殷实的老老少少在那喝着胡辣汤,就着油条,缺油少肉的肚皮立马就不听使唤!(按:家境殷实者,多是家里外出打工者较多。)
每到早自习那会儿,从校外村民开设的食堂传来阵阵吆喝、股股香味。一锅胡辣汤端上了!几笼白馒头出炉了!搞得那五更天就从村里跑来早自习的孩子坐卧不宁!(按:苏联红军攻打柏林期间,就曾对德军实施过这种面包加黄油的心理攻势。)
七点钟早自习结束,住校的同学就可以飞奔至食堂,饱餐一顿,轩主则要徒步赶回家中,用过早饭,再心急火燎返回学校。走读生非常羡慕这些寄宿生,吃饭方面就占很大因素。某个冬日,轩主刚出校门,被一位同学拉住衣角,“冷呵呵的,不回家了吧,我领你搁灶上吃!”这位同学后来辍学打工,彼此失了联系。(按:那会儿有手机的同学很少,一旦失联,道路迥异,极有可能,终生失联!)今天肯定已为人父了!如果说“不忘初心”,十四五年前同学这碗胡辣汤也是一种“初心”吧!
十年前,轩主已上高二;五年前,轩主已上大三;目前,轩主已离校园。这十一二年来,喝过的胡辣汤越来越多,但记住的风味儿却越来越少!所谓“饱饫烹宰,饥厌糟糠”,诚哉斯言!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后来搬入城里之后,住处附近那家算是老字号的胡辣汤店。从六点营业到快中午,人流不断,不时传来那位在前厅掌勺的壮硕女营业员拉着长腔吆喝声,“加……汤!!!”上大学之后,就很少光顾该店。听说后来老太爷死了,子孙分家浮躁,没有坚守住祖上那份“工匠精神”,该店“遂无问津者”!
这几年来,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会目睹到餐桌浪费,很多时候也会深恶痛绝。所谓“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忆苦思甜”,是在岁月重温,是在寻本追根,是在提醒感恩,更是在铭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