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作累了的时候,总是戏谑道:不干了,去路边开个小店,随便都比上班赚得多。开个小店,一直是心目中的创业代名词或最简单易行的创业。学了这期的《关于创业的选择》,颠覆了对创业的理解。
生意大抵上有以下几个层次:
1.满足温饱的生意;
2.能够赚钱的生意;
3.能够成长的生意;
4.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
因为各种因素的变动,实际上仅满足温饱的生意,长期来看也基本赚不到多少钱。创业,就是做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
以此定义来看路边的小店,很多可能只是温饱,小区旁边的饭店两年多就换了三五次。有的小店,一家人投入进去,起早贪黑,确实挺辛苦。真的随便去开个店,最大的可能是很快关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响亮,以创业的心态工作,以创新的眼光观察,确实大有裨益。如若盲目行动,失败是个大概率事件。
创业如此,个人成长也一样。不断保持成长已经很难,成长率不断提高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做呢?
1.不断复盘: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常在实践中应用;
2.走出舒适区:输出倒逼输入,吸收新的东西,开阔眼界。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也一直在谈创业这个词,他给创业者的定义是试图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更多的人达成协作,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的人。这是创业的另外一个侧面的描述,其中提升认知、前所未有也正是不断提升成长率的必须。
至于真刀真枪的创业,学习小组里有人提到三要素为刚需、高频、大市场,与成长率关系紧密。不管怎么样,再说随便路边开个店,只能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