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说话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自己说话,另一种是和他人说话。和他人说话又可以上升到社交的层面。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你接受与否,我们生命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人打交道。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也就体现了我们的为人之道,说话并不是单方面宣泄自己想法的工具,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下怎么好好说话。
在沟通这一章节,有一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应该将单方面索取信息改为分享态度。
当我们想和别人通过聊八卦的形式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就很喜欢采用单方面索取信息的方式,比方说问:“你有孩子吗”。你试想一下 是不是有点尴尬,这时就可以将其转换为“你喜欢孩子吗?”
我想到看过的一个TED,里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了为什么分享态度的方式比较好,当你问别人问题时,不要用确定的词语,比方说“这部电影是不是特别精彩?”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回答只可能回答是和不是,然后没什么好说的,这样容易陷入僵局,除非你开启下一个话题。但是当你改为“看完这部电影后,你感觉如何?”让对方去表达他想要表达的观点,那对方是不是就会说出更多地信息,讲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上。
第二,将评价别人转换成陈述自己的状态。
因为我们无权评判他人,但有权表达自我。评价他人会让被评价者不舒服,并让人感觉到评价者有点自视盛高的感觉,特别是当你两是平辈。
当我们对别人的做法不太认同的时候,我们容易说“你怎么这样啊”带有一点点指责的意味,我们其实可以换成一种更加能够让人接受的方式,比方改为“你这样,让我很难做”
第三,正视自己的情绪。
我们一定要牢记的就是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它没有所谓的“好”或“坏”。开心,失落,发火都是我们。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将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分开,认为它不好,自己将自己分裂,本来是一个我,结果自己硬生生的弄出另一个分裂的我,怎么会不痛苦。
当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产生了情绪,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包装成别的东西,不要逃避,直接说出来。别担心,其实人可以接受理性的需求,也可以接受非理性的需求,但是你如果想把非理性的需求包装成理性的需求,反而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最让人讨厌的就是你明明不想讲道理,却非要包装成你是在讲道理的样子。
最常见的就是一些男女朋友吵架,女方在情绪上,就是不想讲道理,也知道道理在哪一方,但硬是摆出在讲道理的样子,硬是要做赢的那一方。
以上三点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意识到只是个开头,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加油吧!除了自己和别人沟通时时刻注意外,观看电视剧或者电影时,也可以思考当中人物沟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