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一名知名学者登上了热搜头条。起因是该学者乘坐地铁期间,与一女性发生了冲突。学者称女方出言不逊,并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对方。女方则称学者蓄意性骚扰。真相如何,至今尚无定论。
像于此类似的事件,之前就曾发生,当然。我也深信,今后此类事件仍然会再出现。只不过对象可能由某某知名学者变成某某知名影星或是某某官员罢了。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人人手握麦克风,肩扛摄像机的时代,是一个好事能出门,坏事更能传千里的时代。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个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时代,为思想多元提供了必备的土壤。一方面,公民权利意识在逐步增强,另一方面,权利界限又尚未达成统一共识。这期间必然产生某种冲突和对质。而这当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恰恰应该是冲突的背后的时代因素。
就拿本次讨论的时间来说。如果一方不是所谓的知名学者,如果没有所谓的性骚扰这种敏感内容,是否还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同样,如果这种事情往前提三十年,会不会出现因为相邻而坐发生的争吵,进而一方动手打人,另一方声称被性骚扰的情况?
来来来,作为法律工作者,举个例子做个假设,似乎更好说明问题。假设,事情变成:某日,在某地铁车厢内,一名老人与一名妇女发生口角,老人动手殴打了妇女…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你们说,还能不能引起广泛关注。别说关注,我想可能顶多就是朋友圈的一条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信息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时代一变、主人公身份一变,内容一变,就迅速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
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是人们习惯性将某些社会问题与某些特殊人群绑定在一起。就好比,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学者、教授,为人师表,理应是道德、行为楷模。既然是楷模,就不能用一般人的标准衡量其行为。一但发生一些其实很普通的事情,也会被扣上身份的帽子,并以此来衡量对错。
二是公民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我在上初中时,就在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事实是,这些年来,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滞后了。在我看来,我们在许多领域习惯了非左既右,习惯了非黑既白,习惯了打破一切旧世界,再造一个新世界。传统中的恭简谦让在追求个性中,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三是面对快速发现的社会,人们缺乏从容应对的心态。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今的社会特征。我觉得“快餐文化”盛行足以概括。“路怒症”、“低头族”都是其具体表现。同样,因为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种种问题出现,人们承受相比以往更大的压力。于是,只顾低头往前赶的人们,更容易出现焦躁情绪。
其实,我无意也无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法官去判断那个知名学者与女性之间的所发生的是非曲直。在我看来,让一个仅靠传来证据作出是否对错判断,是强人所难的。
但是,此事件本身所暴露的社会问题,则可以作为一家之言进行阐述的。
还是那句话,这种事情绝不是第一起,也绝不是最后一件。在这浮躁的世代,如何多一些沉淀,多一份从容,多一点理解,是我们一直需要学习、感悟、体会的。
为此,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