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最可贵的是什么?工作过程中磨练出来的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关注、坚韧和坚持、逆情商、做事的魄力、价值观,这些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制胜法典 ——《运营笔记》
对于一个产品小白+运营小白来说,在众多产品运营类书籍中,类延昊的《运营笔记》算得上是一本很容易入门的读物。类延昊于2007年加入猫扑,从运营小兵一步步成长为运营总监。他拥有11年的运营经验、3年的产品经验,对于产品和运营的认识都是非常深刻的。《运营笔记》这本书恰如其名,颇具笔记性质,文字读起来通俗易懂,书里穿插大量的心理和素质描写,顷刻间便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了解到了运营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工作常态。
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运营的认识仅限于表面,仅限于百度百科词条解释和互联网招聘广告的岗位描述。在我的理解里,运营就是和用户打交道,策划一些活动,推广一些产品。我以为,运营人员的特质不外乎是:脑洞大、聪明、沟通能力强。这些卓越的优点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凭靠后天的努力难以改变。而这本书却告诉我,运营人员必备的特质是:练好基本功、把经验转化为价值。运营人员的优秀并非天生,是靠着在日常工作中的磨炼、反思与总结中逐渐培养的。很庆幸,我对运营的错误认知及时得以纠正。除了注重后天的实践外,优秀的运营人员也一定要具备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是在工作中充满自信,能够耐心地与用户打交道,还要具备同理心,知其所想,懂其所忧。同时,自我驱动力和学习能力也尤为重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每天多学一点儿,多进步一点儿,通过实战点滴积累,打怪升级。
运营人员的工作很琐碎,也很辛苦。有时,为了与目标用户取得沟通,运营人员需要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以适应用户。要想投身于互联网运营工作,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第二,学会了通过“二八”法则把握用户需求。
以往关于“二八”法则的了解还停留在精英与庸人的层级划分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该法则在互联网场景下运用。作者使用金字塔模型,将社区用户划分为四类:社区的管理人员、用户管理人员、有价值的用户和一般性用户。他指出,运营人员应该用80%的时间用在金字塔顶端那20%的用户身上。用户金字塔层级之间相互影响,社区20%的核心用户可以带动剩余的80%用户,由20%的用户去建立社区文化,最终影响那80%的用户。因此,在进行用户调研时,就可以选择那20%的高质量的用户作为样本,获得更加精准的结果。
另外,金字塔模型还可以帮助验证产品架构和功能设计是否合理。将金字塔模型倒过来, 便是“用户漏斗模型”,可用于筛选用户需求,验证产品策略是否合理。该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从用户无穷无尽的需求中跳出来,优先满足金字塔顶端20%用户的需求。
每个环节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细分成一个个金字塔,利用“二八”原则找到突破点,找到运营策略和解决办法。
将“二八”原则用在运营中,高效与精准兼具,真是一个好办法。
第三,懂得了巧妙利用周边产品做运营。
周边产品的出现并非新鲜,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接触到,比如通过线下的扫码关注、消费后的礼物赠送、线上的有奖答题、积分换取、账号升级等等方式获得周边产品。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获取周边产品可以形成对品牌的依赖感和认可度。若是产品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还能激发用户在社交圈分享的欲望。
这本书中介绍了周边产品的玩法,有活动运营、用户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以及用于用户的总结和盘点。活动运营及策划活动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对品牌的认知。用户组织的管理和运营通常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刺激用户努力去获取。正在进行用户的总结和盘点时,可以为优质用户发放奖励,满足用户的荣誉感。做运营的时候巧妙利用周边产品可以取得不错的用户反馈和宣传效果。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运营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会继续阅读其他的书籍,不断学习。最近在投运营实习岗,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实习工作,在真实场景中get到运营的核心技能。
注:下图是我梳理的本书内容框架,有侧重性地进行了详略安排。将图片保存后放大查看或者直接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