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个很著名的汉语故事: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证。纵观历史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总会获得成功。
贫穷的出身,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贫穷使我们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难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来取代我们无法获得的东西。
那么小时候这么努力的匡衡长大后究竟有多大的成就呢?
……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议,令闻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 以将军之幕府,海内莫不仰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夫富贵在身而世人不誉,是有狐皮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之。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而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幕府,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
(选自《汉书·卷八十一》,有删改)
这段文字选自《汉书 匡衡传》……长安县令杨兴劝说史高说:“将军凭借亲戚关系辅助政事,名位高贵,举世无双,然而在众人的议论中,好的名声、荣誉不全在将军身上,为什么呢?因为将军的幕府,世人没有不仰望羡慕的,而将军所推举的人不过是私家宾客。一个人富贵在身士人却不称赞他,就像是拥有狐皮大衣却反穿着它,古人认为这是弊病。平原文学匡衡的才能智慧绰绰有余,但随着选补的文牒转到远离京师的地方作官。将军如果征召匡衡到幕府任职,天下学士一定纷纷跟从他,让他参与议论政事,根据他的特长,推荐给朝廷,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您将这件事做给众人看,您的美名也就会在世上流传。”史高认为杨兴讲得有理,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皇上,皇上让他做郎中,后升为博士,兼任给事中。
这不久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 “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所以说这个人会审时度势,看到日蚀、地震等灾变,就赶紧给皇帝谏言,但皇帝吃他的这一套,因为史书上记载汉元帝刘奭 “柔仁好儒”,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汉宣帝刘询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 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从这个故事足以看出,匡衡为什么会受到元帝的赏识,民间对匡衡的评价是 “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
到建昭三年,他接替韦玄成担任丞相,受封乐安侯,享有食邑六百户。官至宰相按理来说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当时中书令石显主持朝廷事务,身为丞相的匡衡都害怕石显,不敢违背他的意思。这就有了成帝即位后,匡衡弹劾石显,将其绳之以法,为民除害。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
后来司隶校尉王尊上奏弹劾说“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专权势不以时白奏行罚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既奏显等,不由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罪至不道。”但是汉成帝怎么说呢:“有昭勿劾。” 看看当时皇帝有多信任这个人。
后面更有 “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朕嘉与君同心合意。今司隶校尉尊妄诋欺,朕甚闵焉。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是彰朕之未烛也。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
什么意思呢?匡衡说我老了,我要辞职,这是我的官印,我不做了,我要回乡养老了,可皇帝却说你这个高的品德,我还要和你一起共商国事了,他们上奏冤枉你,我很同情你,我已经让相关部门去查看了。
《汉书 匡衡传》中有记: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就算在他儿子匡昌醉酒杀人,匡昌弟弟带人劫狱,事情东窗事发,匡衡脱下官帽,光着脚去请罪,可是“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
但是有史记载在元帝封为安乐侯后,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被免为庶人,返回故里,没过几年,病死于家乡。
虽说他最后因“专地盗土”而被贬为庶民,但是"凿壁借光”体现的勤奋是每个人需要学习的品质,但如何坚守本性,值得我们去思考。
唐代杜甫对匡衡的评价是:“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秋兴八首·其三》。杜甫在羡慕匡衡能得到重任,能够得到功名。
参考资料:《汉书·匡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