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华爷爷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小孩,大姑、黎华父亲、大叔、小姑和小叔。爷爷小时候实在是家里太穷,落下了一个腿瘸的毛病,奶奶本是看不上爷爷的,奈何年轻时太傲娇给熬成了老姑娘,实在是便宜了爷爷。
四十年代的爷爷奶奶家里,就靠着爷爷给地主家打长工维持生计。由于年成不好,当黎华父亲出生时,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于是黎华的大姑就被当畈村的一户人家带去做了童养媳。
每次提起大姑,父亲总是会心情低落,唉声叹气地:“你大姑小时苦啊,才五岁!天没亮就得起来烧早饭,人都还没灶台高,还要垫根小板凳……”。父亲往往说着说着就又说不下去了。
后来等大姑长大了,新中国也成立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了,也就废除了童养媳,大姑成了养女。再后来到了婚嫁年龄,大姑就嫁到了枫树岭村现在的姑父家里。
姑父是个老实巴交的地道农民,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大姑的勤俭持家,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大姑有三个小孩,老大是女孩,和老二老三相差快十来岁了,以大带小倒也轻松很多。
黎华兄弟俩都和大姑特别亲,尤其是弟弟!每次去大姑家,大姑总是会开心的准备这准备那的招待两兄弟。
“肚子都饿了吧?大姑下面条给你们吃。”大姑不由分说的把两兄弟拽进屋后,又忙不迭跑去厨房了。
弟弟出生没多久,母亲就被查出得了肝炎,也没法给奶吃了,可苦了小孩子!正巧大姑生了最小的女儿,弟弟便被大姑带在了身边,弟弟小时候是吃着大姑的奶长大的。
大姑家的房子要更老一些,是两户人家住一起的天井房,也就四个房间,左下右上是一户,右下左上是一户。房子中间是天井,下雨时,雨水沿着天井的瓦沿倾洒而下,倒也甚是好看。吃饭的堂前是共用的,还好靠着各自房间墙也能摆下两张八仙桌。”
“快!趁热吃!”大姑麻利地端来两碗热腾腾的面条,“吃完不够锅里还有。”
兄弟俩也不知道什么叫客气,接过碗就“唿唿唿”地吃了起来。大姑站在桌旁也不走,只是乐呵呵地看着,越看却是越欢喜。
哥俩又各自添了一点,实在是撑不下了大姑才作罢。临走时还往兄弟俩兜里塞满了花生和瓜子,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地,“黎华要好好学习!黎洪要好好听话,有时间要经常来大姑家看大姑……”。
大姑陪着姑父一起把黎华兄弟俩送到了枫树岭村的村口,便目送姑父带着两孩子往黎华家方向走去,直到过了弯都看不到身影了才慢慢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