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学校的重要职责。学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主体,其自身也面临着学校文化创新的重大课题和使命。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追求、办学目标、精神气质,与自身历史传承、课程教学、校园环境等有着直接和内在的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文化创新奠定根基。学校文化创新,是传承中华儿女共同精神基因基础上的创新,其内容、形式、载体等都可以且应当在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寻找思想资源。学校文化创新,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学校文化奠定坚实根基。具体路径是:
坚持系统而有重点的教育引导。既要突出知识教育与素养提升,更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坚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类文明积累了三大自我约束机制:宗教、道德、法律。其中法律属于制度文化层,宗教和道德属于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在精神文化层,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伦理道德。首重人伦道德,这种意识代代相传,不断强化,积淀成伦理型的中华文化。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优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这种人伦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铸成中国心、中华魂。
坚持日用而不觉的实践养成。富有人文情怀、秉持终极关怀,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特点,它既内化为学校自身的精神气度,又外化为师生的所言所行,这是学校文化创新的根本与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真、求美、求善的理念俯仰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责任担当,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等等,都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实践养成。但仅仅是传统美德,就有很多德目,而仁义礼智信之“五常”是那个时代的核心道德规范,是具有统摄、支配、辐射整个道德体系价值的“元德”、“常德”,所以必须突出出来并持之以恒地教化下去。
唯有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学校文化创新,使学校成为社会的精神高地,方可不忘初心,永续使命。(18.01.0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