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是深秋。
夜,又是雨夜。
这样的环境,拿起古诗词读上一读却是再合适不过。自古就有伤春悲秋之说,而诗词中对于秋与雨的描写更是层出不穷。而我今天读的正是两首有关秋与雨同时又有几分相似的宋词,一是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另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首先说说辛弃疾。他是壮志未酬的南宋将领,也是豪放派的又一代表词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既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的豪迈,也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失落。这种相对矛盾的情感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有所体现。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这时候辛弃疾年龄约为四十到五十岁。此词上下两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少年到而今,从不识愁滋味到识尽愁滋味,从为赋新词到欲说还休。读起来仿佛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为一个曾经沧海的中年人。
个人觉得,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在“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对于当前自身的遭遇本来是欲说还休,放佛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突然画风一转,说了一句“天凉好个秋”略带俏皮的话,这一句话就从“便纵有千种忧愁,更与何人说”升华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畏的豪情。
接下来说说蒋捷,蒋捷也是南宋词人,比辛弃疾晚生了约40年,而且正好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虞美人·听雨》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宋亡之后。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初读这首词,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其次这首词表面上是写自己的人生,但结合蒋捷作品中多包涵故国之思的风格,似乎又隐喻了一个朝代也是从盛到衰再到灭亡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词的异同之处。最大的共同点是两者都营造了用时空切换来描述人物行为的场面,非常具有画面感。时间上都是从少年开始到暮年。空间上《虞美人·听雨》是显式的描写出从歌楼到客舟再到僧庐下,而这三个地点又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在对应年龄段的心境。歌楼反映少年风流,客舟说明壮年的四处漂泊,僧庐则是暮年的万事皆空。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空间上的描述较为含蓄。接下来是人物行为,《虞美人·听雨》的行为是一致的,就是听雨,主要用的手法是用变化来修饰不变,有几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味道。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的是一种对立的手法,年少是无愁说愁,而今是有愁不说,寥寥数语就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不同年龄的心境。
毫无疑问,这两首词都是佳作。从个人的角度,《虞美人·听雨》的画面感更胜一筹,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则是最后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升华了意境,体现了不再愁所困,豁然开朗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