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收到梅拾璎老师的赠书了。
说实话,到了我这知天命的年龄,已经很少使用“终于”一类的词儿,总觉得太多小儿女的煽情。但我今天必须要用这个词儿,她称得上这个“终于”。
尽管我早就知道梅老师的书正在出版,似乎一年之前就已知道。但当书真正出版上市,从微信中得知样书已经送到她手里并准备赠我一本的时候,渴盼之情依然油然而生,我甚至在一篇文章的回复中还半开玩笑地说“有一种期待叫望眼欲穿”。
我觉得梅老师早就应该写这样的书,也不应该只写一本,我真诚希望她不要以太累为托词偷懒,而要自觉地在头上高悬一把小小的竹鞭激励自己,把这种分享上升到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当作义不容辞的事业——社会需要这样有价值的书,广大的家长朋友渴望这种分享。
我说这话绝不是虚伪的赞美。她不需要,我也不需要。
作为朋友和兄长(得她这样称呼倍感愧怍),我在认识她不久就说过一句话,觉得她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资源库——上天偏爱的优美文笔,内外兼修的温和品性,深刻却又不乏细腻的思想触角,如果她写家教类书籍,当然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我和她相识于文字,从简书上读到她第一篇文字,我就感觉到她看似柔和的文字背后更丰富的东西,这种丰富的独特性使她迅速成为简书的“女神级”人物——由此可见,凡是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埋没,不论你藏得多深,不经意之间就让大家发现了时光和凡俗无法遮掩的光环。
她确实有资格写这样的书,也确实有义务写这类的书。我相信现在市场上并不缺少亲子家教一类书籍,市场真正缺少的是像她这样有温度、有爱心、高深兼具却又不生硬的文字。
之所以说她有资格,一是由于她本人高深的学养背景,二是由于她本人当过老师有过切实的教育经历,三是她的妈妈角色对一双儿女的教育实践,四是她优美的文笔、温婉中却又不乏凌厉的人品底色。
也许会有朋友疑惑,像她如此优秀的人和家庭毕竟是个例,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这样的资源,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小雅小能一样具备优良的基因,她所写的东西是不是只可仰望却不可复制?
这个疑惑产生很正常,然而当你读完这本书,所有的疑惑也许会烟消云散——因为她所面对的并不是特殊小众,而是面向普遍意义上的绝大多数“正常孩子”。剔除基因的先天性影响,父母也罢,老师也罢,如何去给孩子施加最合适的教育?
孩子成长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作为拥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可以冒昧地说一句:孩子的成长其实是父母的”再成长“,作为父母,你如果想更好的教育孩子,首先应该自觉地教育自己——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可能曾经懊悔甚至埋怨父母营造的”原生家庭“,但在你懊悔甚至埋怨的同时是否意识到自己也在给孩子营造”原生家庭“?
虽然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但我想没有哪个人会否认让孩子身心两健的快乐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身心两健的背后,作为父母应该学会什么,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贴近每个家庭幸福的核心话题。
引爆“小宇宙”,唤醒“内驱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他们先天的基因背景下成为更好的自己,唤醒,发现,激励,然后才是悄悄地躲在一旁欣赏孩子努力快乐成长的样子。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教育书籍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字里行间不自觉窜出一串串崭新得让人讶然却又不知所以的名词;这类书对于广大民众来讲“只可远观”而无法亲近,高大上之后藏着浓浓的学究气。
另一类是由成功孩子催生的成功家长,套用俗语叫“高徒出名师”,他们不厌其烦的叙述亲子教育中的点滴故事,接地气倒也接了地气,可又实在太琐碎,太浮浅,难以具备普遍的示范引领意义。
空有道理当然不好,真正走进人心的是事实。但徒有事实也不好,必须在事实中隐有思想,必要对琐碎的事实去概括提炼,就像从沙子中淘出黄金——人们既看到了沙,更看到了你一遍遍淘洗的过程,然后才能深刻地知道金子的来历。
从具象到抽象,源于实践的东西经过写作者的高度提炼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个人觉得这才是本书最有价值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无这样的感觉,阅读教育类书籍最烦“班主任”和“老婆婆”,刻板的说教即使再高明也让人心生憎厌,繁重的生活挤压的我们没有哪一个愿意受虐,打开一本书从文字中都能想到你故作高深的居高临下,“永远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睥睨天下,会无形地给阅读者带来额外的压力。
但你阅读梅拾璎不会。
面对她的文字,就像听老朋友聊天,温婉可亲,不疾不徐。实实在在把凌厉的教育智慧包裹在柔软的文字里。
饭前等孩子的三五分钟,睡前等困神临幸的小小间隙,你都可以随便打开,原本无聊的时光霎时变得有了趣味和意思,只要你打开,哪怕随便翻一页两页,都会有所会意。
再告诉你个秘密,梅拾璎除了写教育,她更拿手的其实是散文,别不信,随便搜一搜读上一两篇,一切无须我言语。
我曾经想,假如她的散文题材更宽阔一些,纯文学的散文领域也许会有她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