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嘛,梁实秋简直是民国时期最有趣的男人,活的像花儿一样。读他的<雅舍闲谈>得时候确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个作家浑身散发着机灵又有独特气质,总之每读完一个小短篇都会被他的幽默语言逗笑,而且亦非常形象化得反映了民国时期上海的生活百态,文人也好,市井商业也罢,在他的笔下可以说是熠熠生辉了。
实秋先生提起吸烟,这种南美州传来中国的毒草,在1840年后国民便深受其魅惑(害),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戒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一声戒过好几十次了’,悄咪咪记住这句名言的他,没有特地去选黄道吉日,默默把工具一扔,兜里揣一块巧克力,就把烟戒了。而后有点小腼腆的总结:说来惭愧,我戒烟只此一遭,之后没有再戒过。民国时期有他这样谦逊可爱的文人,戒烟都要和大作家比试比试哈哈
沙发这一样物品,90后的小孩子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也不曾去想为何如今家家户户都是沙发为主要的迎宾座椅,为什么不是硬板凳呢? 实秋先生就说了,沙发这个西洋玩意儿,只要三大件往屋子中央一放,就把一间屋子给撑起来了,中上层家庭的主人的身份也予以确定。然而,大众虽然被沙发棉花一般的柔软质感所魅惑的同时,他却觉得沙发也有折磨人的地方——沙发与我们的国情不甚相合,我们是讲礼貌的民族,向来讲究立如松,坐如钟。而当人们一坐进沙发就陷进去了,虽不至于萎靡懒散,但也不是一副刚正的姿态了~
我们向来被教育人与动物要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个我们很清楚,而人对不同动物的情感,却大有不同。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动物园很多人喜欢看猴子?在实秋先生看来,猴子乖巧伶俐且略具人形,但生活环境简陋之衬托下,令人不由得生出优越之感,撒一把花生米便向你俯首称臣,实在是大快人心。
不难察觉,从古至今人们只要和某种动物亲近,必然是这种动物在有形或无形中给主子带来了益处:养豹子野兽的沙特富豪是为了借动物展示自己的财力,抖音上养萌猫萌兔的年轻人是看中宠物的颜值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与满足之感。人们总是对动物要求太高,就像书中说的,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最喜欢圈养的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而骆驼这样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有由他一声不响地从这历史舞台退下去吧!
实秋先生记叙了一段自己初次去舞厅的经历,取名《老憨看跳舞》,本应是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一件事被他逐一描写,紧张感刺激感跃然纸上。——哎哟天啊!我已走到了挤满了人的、堆满了肉的跳舞厅。东是一块肉,西也是一块肉,这里是一条条擦粉的胳膊,一张张血渍似的嘴,一股股熏死人胡奇香奇臭,还有宰猪似的琴声歌声。我敬告不敏,我已昏了!这描写也是很无厘头又很淋漓尽致,能充分感觉到笔者和舞厅的格格不入,读后不禁莞尔一笑(笑得很夸张)。
接下来聊一个民众性特强的话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出门遇上挤这件事是十有八九,挤地铁挤超市挤景点挤饭堂...唉呀惨不忍睹。民国时期也不例外,作者调侃得十分有趣:挤是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被挤是中国国民的义务,不可幸免的。并且要大家挤,挤是一种民众与动,无贵贱老幼之别。至于没有力量挤的人,根本就是老朽分子,不配生在革命的时代。
街头诈骗和碰瓷并非近几年新兴的行业,早在几十上百年前,便可追溯其起源,‘今有骗匪...大概意思就是有个人穿破衣服挑着一个馄饨担子上街,里面装的全是碎瓷碎碗,在人多的地方假装滑倒,馄饨碗打得粉碎(本来就碎的),戏精趴在地上大哭,然后身旁同伙扮演街上的好心人,呼吁周边的百姓捐钱,然后就顺利地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收满了一筐铜钱,满载而归’。一句话总结,孟子的性善论哲学从古至今得到了充分利用,黑道白道通吃,天下果然还是善良的人多啊。
最后,我们聊聊起源于四十年代的超级市场,supermarket这个起源于美国的伟大发明,受到全世界不胜感激——包括中国大妈和中国小孩。作者在充分了解我们民众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以及贪便宜心理后,为超级市场进入中国提出了担忧。喏,首先,讨价还价习惯了的人,进了超市便多了一张无处安放的嘴;其次吧,挑剔的大娘看见肉是冻的,鱼是死的,立马眉毛一挑摇头而去,要不得要不得;再说超市里空调满满,夏天来乘凉之人将必多于顾客,小流氓大流氓必然在此地啸聚。其实这三点可以说是非常有前瞻性了!超市出入中国时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不过,我们现在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也是国民素质的提升。毕竟素质高了,风气也开化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