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早春花开神州大地之际,电视新闻的片尾总会播放一些火车在花海穿行的精彩片段,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春花沁人心脾的芬芳。
对春的喜爱是无分古今中外、男女老幼的,因为春天象征着希望,代表着美好,表达着温暖。
舒爽宜人的气候是四季如春,温厚长者的熏陶是如沐春风。人们渴望春景常驻,愿与春风同舞。人们赶山走海,只为共春风一路。
《赶山走海追春风》汇集了雪小禅、周大新、刘醒龙等20位著名作家的散文佳作,带你遍阅人间风物,体悟万物皆能春风化雨的神奇。
1. 和睦邻里,乡村烟火中的春风
肖复兴的《门上沧桑》带我们领略了特别能彰显老北京特色的门联,其中关于择邻内容的门联最触动我心。
俗语说“千金买宅,万金择邻”。得遇芳邻也是人生幸事。所谓芳邻,是指有个好邻居就像入芝兰之室,住久了,自己也跟着一起芬芳起来。“天开寿域,德洽芳邻”,选择一个好邻居,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寿命。
“里仁为美,长发其祥”,选择一个好邻居,可以让日子长久地安康吉祥。“里仁为美”出自《论语》,“长发其祥”出自《诗经》,说明此种乡邻文化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体会最深。和睦的邻里关系让人心生温暖和感恩,就算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也不会淡忘。
上初中时,我家还没有钱买钟表。住校的我周六傍晚回家,周日天不亮就要骑车赶往十公里外的学校。冬日天亮得晚,要摸黑早起为我做饭的母亲不知时间,于是夜里每醒一次,就要穿好衣服去踹邻居二大娘屋子的后墙问她几点了。
被喊醒的二大娘拉亮电灯看看挂钟上的时间,告诉一声之后再关灯继续睡觉。如是几次,一直问到该起床的时间为止。这样的周末晚上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家买了挂钟为止。
邻居二大娘夫家姓徐,不是我们本家。
这乡村烟火中的春风暖意不止感动了初中时的我,它还让我始终秉持与人为善的人生信条,一直走到今天。
2. 悦读好书,精神世界中的春风
周晓枫的《悦读》带我们领略了读书这一“天下第一好事”的丰富精神体验。对于同样酷爱读书的我来说,此篇诸多观点深得我心。
文中很多关于读书的观点都非常简单质朴,但是细品之下,又全然在理。
比如有中年朋友抱怨自己读书少,年少时不懂事,或者受家境所限未能多读书,等到想读书了,又生活繁忙或记性不佳,读了也像没读。
作者认为,什么季节做什么事,年少就得读书和学习,就得勤恳播种。如果错过了“季节”,后面想要好的收成,要么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要么就要学会坦然为自己曾经的放纵买单。
但是与晚年相比,中年的每个今天仍然还算年少,而且,“读书这种事,读了总比没读好。”我想说,这句话真的简单又经典。只要能够信奉这一句,悦读的人生就没跑儿了。
对于是读中国文学还是读翻译文学,作者的观点是:
“我想,或许不必纠结于是否必须吃本地粮食才能获得健康,不必纠结于读翻译文学过多是否构成对母语的背叛。用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母语的组成部分,无论你吃的是牛羊还是鱼虾,长成的,都是自己的肉。”
这个长肉的观点同样是精彩绝伦。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作者认为,“文学妙就妙在,存在解读的多义性”;关于阅读口味问题,作者从美食的角度告诉我们,“不合口味的就放下,随时可以结束一段相互折磨的关系。”
3. 写在最后
《赶山走海追春风》书中精彩篇目纷呈,“煮字为药”“寻旧访迹”“山河远阔”“人世光阴”四个版块,从不同视角为你展现世间万物熨帖人心的独特魅力。
一年有四季更替,人生有起伏波折。只要常修己心,保持空明澄澈,便可不为世俗所累,四季皆是良辰,春风自然常驻。
倘如此,又何必赶山走海追春风,你在哪儿,春风就在哪儿。
春风只吹拂值得的人们,甚至,你自己就可以化为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