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高中三年的拼搏,李阳同学终于拿到了一所985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对于李阳来说,这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不过在亲友的祝贺声中,李阳觉得有点期待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想象。李阳的父母是70后,经过多年奋斗如今事业小有成就。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对李阳有着比较高的憧憬。
在孩子奋力备考的时候,他们也通过各种渠道选择理想的大学方案。从地域、学校、专业多个维度做选择,形成了一个备选池,按照成绩要求分成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档次,共20个学校。有趣的是,在选择项中,除了学校历史、QS排名、师资力量、专业排名、就业情况、升研比例等常规指标外,他们还加入了:宿舍条件、食堂饭菜、周边环境三个选项。一个决定,会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大学扩建比较普遍,看看哪个校区更适合孩子,除了专业合适,一般新校区的录取线会略低于或和老校区持平,不过有的新校区的录取线会高于老校区。所以看看周边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商业分部可以初步判定校区的价值。看周边环境这一条OK的。
食堂饭菜,千人千口味,有一条是铁律:食堂讲究的是卫生,吃久了难免会想到点外卖。有的家长希望好吃又便宜,到了饭点还能不排队是个奢望。相信经过市场化竞争的学校餐饮,呈现出的是价格合理、口味好又卫生的饭菜,家长是不必过于纠结的。不过收集一些大学网红食堂,必吃打卡点,也可以增加孩子报考的兴趣。食堂饭菜这一条也算OK。
宿舍条件是啥呢?希望孩子四年住的好一点。今年是2023年,进入2000年也已经23年了,大学的生活条件比父母读书的年代好多了。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生间和洗衣机,楼层饮用水。有的学校还有双人间和单人间,住宿就像住宾馆。以前一个楼层一个卫生间,六人合住,有长长的公共走廊的宿舍已经成了回忆。老狼的《睡在上铺的兄弟》,是那时的流行,也反映了当时住宿同学的关系。“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忆,你曾分给我手里的香烟,却猜不透我手里的硬币”,近距离的接触加上大学的共同经历构成了大学同学的深厚友谊。所以宿舍条件这一条,不仅要看设备设施,更要看能不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和建立友谊。那么建立友谊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吗?
在青豆书坊最近出品的《高压年代:如何帮助孩子在大学渡过难关、顺利成人》一书中,作者心理学博士珍妮特·希布斯和心理医生安东尼·罗斯坦,将数十年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帮助青少年完成从家庭到大学、从青春期到真正成年的顺利过渡。
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养育工作都是在为放手做准备。在孩子上大学的前后几年,这一点变得格外具有挑战性,这些年恰好是情绪障碍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高频出现的时候,父母担忧孩子的心理健康及行为是否“正常”,自己的干预是否为时已晚。书中严谨的调研数据表明,我们青少年和父母遇到的挑战和国外是类似的,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同时和国外一样面临着信息化对价值观、行为准则的冲击,加上目标结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了。
新晋的大学生们会面对成绩的压力、社交媒体的诱惑以及前途未卜的惶恐,这时候家庭、学校、同学的支持就很重要了。在学校,大学生们可以做“年轻的成人”,体验离家生活、结交新友的社会化生活,通过独立应对问题,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最终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在大学里建立友谊,不仅可以帮助上述目标的达成,也是很多大学生憧憬大学的理由之一。因为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有了朋友,才是融入大学生活的开始。
研究表明,大部分脱离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没有知心的朋友,他们先从情感上脱离了学校,然后才会身体离开学校。在学校相处的时光中,最容易建立情感的场合就是宿舍了,“臭味相投”、热情无处安放的兄弟们,构成了一个个日后回忆起来依然热血沸腾的日子。所以,好的宿舍不仅是硬件条件好,还应该可以给学生的社交创造条件,有大大的会面机会,有交流的宽敞空间,有相互帮助的可能性。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无声无息的你
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
如今再没人问起
分给我烟抽的兄弟
分给我快乐的往昔
你总是猜不对我手里的硬币
摇摇头说这太神秘
你来的信写的越来越客气
关于爱情你只字不提
你说你现在有很多的朋友
却再也不为那些事忧愁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寂寞的回忆”
——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希望多年以后,如今的大学生依然怀念美好的宿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