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想分享的主题是“死亡”,因为在这周听到太多关于死亡的消息了,印象中活力满满的李咏离世了;接着创造我们这一代的武侠世界的金庸老先生也走了,这个周末,曾貌美如仙也为此经历苦难的“蜘蛛金”蓝洁瑛也香消玉损;还有一群平凡的人,坐着公交车,因为一人错站,却一不小心错过了一生。感慨,人生无常,每一天能活着就很好啦!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如何结束,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既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命过程,那死亡又意味着什么?
刚好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李开复写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全篇介绍了他从生病到抗癌成功的心路历程,也正是因为如此接近死亡,开复老师有很深的感悟。也许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带着思考又一次读完这本书,算是认真进行了一次“死亡教育”的补课。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我也很怕死,怕是身边至亲的离开,特别是看到父母日渐老去,不知道离开他们自己的生活会不会失控。也害怕自己的离开,还有好些愿望没有实现,也担心自己离开,爱我的至亲们还过得好吗?《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没有深刻理解死亡,怎么知道如何好好活着。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巴雷特说:“只有认知死亡,才可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蒙田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还有我们熟悉的乔布斯,他曾说过“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这就是:向死而生。
在我看来,当一个人悄然离去,你会发现,消失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他在人们意识中的完整性。再也没有一个躯壳去承载人格的所有信息,而是散乱地存放在大家的记忆中。 “死亡”这个词,是对我们活着的人而言的,是这个离世的人,离开了我们构建的这个世界,是对我们而言,这个人从我们的世界离开了;而对这个离开的本人,他放下了世间的一切物质存在,赤条条离去,在他那里会发生什么,已经没法以确认的形式回应我们了。对他而言,已经是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启,是又一次重生。
这让我想到稻盛和夫所说的:“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开复老师的书中提到这样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如果我们来到世上都是为了学习,而且我们是各自选择一种人生模式来进行学习、磨炼自己的灵魂。例如,有人选择辛勤工作却又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有人则选择家财万贯、春风得意的人生……那么,我们将从我们的人生角色中学到什么呢?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同学”,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值得品味、咀嚼的意义。就像巴菲特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安排到人间的天使。他们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尊重上帝。
因此,我期望,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能够在此生有幸相遇的“同学们”的意识中,留下些许美好,而伴随我一同穿越死亡,开始下一段旅程的灵魂,能够更加丰满而有力量。
人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绝对是有意义的,就像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在肉体生命之外,有一个圆满自足、人人平等的、灵性的生命。因此,人类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集体的存在。我们的群体意识会让世界更好或更不好。比如,希特勒的崛起并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当年德国的集体意识,甚至是世界的集体意识造成的。所以,我们更需要谦卑地学习这一生有缘学到的东西。不再汲汲营营、匆忙赶路,我会好好享受每一个当下,仔细聆听生命要传达给我的信息。
未来,不会来,我们永远活在真实的当下……
开复老师的书中,推心置腹到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需要关心的几个问题,字字打动我心,我记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也希望时时提醒自己。
(1)我们是否凭着良心做每件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世界是否会更好?
(2)我们是否用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周围的人?
(3)我们是否能够真诚对待自己,然后真诚对待别人?
(4)我们是否真诚体验人生、享受世界的真善美?是否度过有所学习、成长的人生?
(5)那些和我们特别有缘的人,打从心里特别喜欢的人,我是否感恩他们?我是否曾花最多时间和这些有缘人在一起?
(6)如果人生真要留下什么,那就为世界留下心存善念的孩子,让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将世界的希望与爱传递下去。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燃起自我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期望通过对死亡的思考与学习,我们能不再逃避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恐惧,学会与它们和谐共处,识别生命中的需要,直视生命的无常,超越恐惧,延续生命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