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怀旧情结。
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大致无非两种:其一,多是因为曾经的某些时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其二,就是曾经在过去某段时间里,我们约定俗成的在一个环境里,重复一种几乎相同的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了,回头想想大学的时候,是不是习惯在一个小店或一个食堂窗口吃饭,在一家理发店理发,在一家店里买衣服…总有那么一家店,要比你去其它店的次数要多。
你可能觉得有一家的炒饼做的很好吃,
即便你的朋友在你的强烈邀请下,陪你吃过一次后,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还是习惯来这里,习惯点一份炒饼。
人们都喜欢去熟悉的地方做熟练的事,这可能算是一种生活中的惯性思维。
我们似乎都对现在的生活有种种不满,却习惯了目前的生活状态。
然而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仅仅是幻想着要做出这样那样的改变,实际上却对改变望而却步。
我曾经有一份工作,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也很大。我对此不仅身体上感觉疲乏,心理上也充满了厌恶。然而,从做出换工作的决定,到提出辞职却用了半年的时间。
在那以后,我意识到一旦你习惯一种生活环境,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每天都要经受让你几乎承受不住的压力,心里还是会对跳出这一熟悉的环境,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不安。
2
对于陌生和未知的恐惧不安,这一点在孩子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儿子前些天来北京,最初的几天总是莫名其妙的大哭,一开始我对他的这种反应十分不理解。以至于在他哭的时候,我总忍不住大声的训斥他。
后来,等他回到老家的时候,他奶奶打电话说,儿子回家的第一句话是:家里好宽敞啊!
我这时突然反应过来,儿子开始几天的反常情绪和后来几天的表现相差很大。而刚开始几天他总是莫名其妙的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对于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里不安的表现。
他习惯了家里宽敞的可以随意奔跑的院子,他习惯了熟悉的每个角落和玩具,还有那条比他年纪还大的老狗。而当这些东西突然从他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又跳转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陌生空间,他自然会产生担心甚至害怕的情绪。
孩子不会隐藏情绪,他们的真实反应,有时候就是人的本性。
同样的事情,在我妻子身上也有过类似的案例。在她决定结束两年的带娃生涯,重新找一份工作的时候,在下定决心之前和求职期间,她每天都在惶惶中度过。
我问她担心什么,她说“与世隔绝”这几年,她怕适应不了这个世界。
即便是上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依然在对新环境充满着不安。
而这种对于陌生环境的排斥和不安天性,即便我们作为成年人隐藏的再好,终究还是逃不过内心真实的情感。
3
我有过一段短暂而微不足道的,姑且可称之为“创业”的经历。
这种小本生意,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其实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然而下定决心迈出这一步,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决定。
这意味着,你不仅要失去稳定的收入,还要做出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不仅要关心进货渠道和商品的质量,还要想办法把商品卖出去,同时做好售后服务。
然而这些都是在最初决定去做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也没有想过的东西。
尽管两年之后,这件事以失败而告终。但我一直认为,这一路下来,最难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最初下定决心做出改变,并且终于有勇气走出了这一步。
所以,当我一次次听到身边人提出他们的各种新鲜的创意和创业想法的时候,我从最初的充满激情,慢慢地变得不那么感兴趣了。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某些想法并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而最大的原因,则是我并没有看到有人有决心走出这一步。
我没有资格指责任何人,一些难听但真实的想法,也只有我认为足够亲近的人,才会直言不讳的讲出来。
同样,我也无意去鼓励谁放弃现有的生活,不计后果的追逐所谓的,不切实际的“梦和远方”。
其实,说这些的本意,也不过是希望当我们摇摆不定的时候,当我们确实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妨和信得过的人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当你发现,你的确需要改变的时候,就用决心打破那一点不安。只要自己能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可能你会距离你想要的东西就差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