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降雨,气温陡然下降,秋风乍起,吹过草叶树梢,发出索索的响声,让人顿生萧瑟之感。天地变宽敞了许多,似乎人的神智也变清醒,犹如参禅之人悟入了新的境界,对自然万物要重新认识了。
清晨傍晚,如若有闲情行走于草科树丛,定会领略蛐蛐吱吱的鸣叫,高低缓急,东呼西和,古人有诗云,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畅时。君且驻足欣赏片刻,切不可辜负了这自然的慷慨馈赠。
蛐蛐学名蟋蟀,又名促织,生存繁殖于夏秋两季,筑穴于人家屋内墙根下,野外多在土坡上,白天蛰伏夜间活动。如今城市里钢筋水泥纷杂烦吵,在生活区很少见到其踪迹,即使有微弱的蛐蛐声传来,也被汽车喇叭的声音遮住,传不到人的耳朵里。然如有贴近自然的诚意与心绪,请于夏末初秋的夜晚找寻一处僻静的草丛,沉下心来侧耳倾听,自会有微弱羞涩的鸣叫传来,将心沉下去,再沉下去,鸣叫声会越来越清晰响亮,甚至连虫儿的数量和隐藏的地点都能分辨出来。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到,一位寓言家曾以蟋蟀的口吻说:“我多么喜欢我深深隐居的地方!要过幸福生活,就在这儿隐藏!”。事实上,我对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只知皮毛,更不可能变作一只蟋蟀深入土穴去体验它们的喜怒哀乐,姑且让我保存建立在昆虫记基础上的天真想象吧。我觉得这黑褐色小虫的生活甚是浪漫悠闲,成年蟋蟀将安身之处建在朝阳的土坡上,白天潜伏在洞内,夜晚则活动觅食兼拉琴放歌,实在是乐哉悠哉,俨然世外高人。我甚至数次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蟋蟀,在夜色下软软的土台子上鸣叫,狗尾巴草在身旁轻轻晃动,空气中弥散的是夜来香浓郁的香味。。。然而,从给女儿买的昆虫科普丛书中得知,蟋蟀的生活也是十分凶险的,每天辛苦外出觅食期间,随时可能被蛤蟆或者大蜘蛛吃掉。雄蟋蟀必须走出巢穴找雌性交配,许多都在此过程中被雌性吃掉或丧身天敌惨遭不测,交配后活下来的大多不能找到回家之路,只能在寒风中打发凄惨余生。
立秋到,蟋蟀叫。每当这瞿瞿的声音入耳,许多往事便会浮上心头,有欢乐雀跃的,也有哀伤沮丧的,但无论是悲是喜,背景中加入了这小虫 的鸣叫,一切都变的安然淡然,心是柔软的,情是温和的,仿佛惊慌的蝴蝶慢慢的减缓了翅膀的挥动,停落在心仪的花朵上,任风雨雷电也不能使之害怕了。
我往往蹲在一丛杂草或几块瓦片旁陷入深深的沉思,脑海中浮现的经常是小时生活的小小院落,歪歪的草垛,屋前茂盛的大槐树。。。我意识到这些意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我生命的动力,每当身处逆境,只要有思考的时间,我的脑袋都会自觉的把这些推到眼前,如佛祖摩顶一般,我的执着便会减轻很多,苦痛也不觉得有多糟,甚至还会自足和庆幸了。
或许,蟋蟀是上天派来人间的一位使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启发芸芸众生,人生苦短,不必纠结于种种的不如意,顺从自然的安排,用宽广的胸怀来对待亲人和朋友,无论身处豪宅广厦还是窄促蜗居,都心无挂念的拉琴高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