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犯错误是无法避免的。虽然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当错误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仍不愿意承认失误,并为之道歉。
好友阿余最近和他女朋友大吵了一架,我知道的时候很震惊,因为他们俩都是很温润的性格。事情也很简单,阿余下班回家的时候忘给她买面包了,他女朋友抱怨了一句,阿余回噎了一句,你来我往,矛盾就酿成了冲突。
“一点点小事都斤斤计较,至于嘛。”他语气丧丧的。
“是你出门的时候,她就嘱咐你带面包了么?”
“是啊。”
“那你怎么没带?”
“我忘了啊,太忙了,事多,就忘了。”他挠挠头。
“那直接道个歉不就得了?毕竟确实是你的错误。”
他张了张嘴,没说话。
“一句简简单单的,对不起,我忘带面包了,以后一定记着。不就什么都解决了?”我有些哭笑不得。
“道歉多丢人啊,我不喜欢。”他撇撇嘴。
确实,道歉这个行为,是承认自己存在失误,是对自信心的一种损伤,下意识里,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做。即使是对身边的人,也不想折损自己的“完美形象”。
“你指责我”在大部分人眼里会被替换成另一个概念——“你觉得我不够好”。于是,我们就感到委屈愤懑,就开始争辩,对错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说道歉。
和亲近的人,尚且不肯低头。对陌生人,道歉如登蜀道。
前两天坐公交车,目睹了一场打架。一个中年男子猛力推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果断还手,然后撕打的很是激烈。公交车停站之后,警察很快就到了。
问原因的时候,中年男子十分气愤地说“他踩了我鞋子,还装作没事人一样。我看他一眼,他还回瞪我。”围观者顿时议论纷纷。“踩个鞋也值得打架?”“多大点事儿?”“中年人了,还那么冲动。”……
踩了别人鞋子,说声对不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依然也有选择忽视的。
有时候,你犯了错,别人并不会因为你不道歉,就高看你一眼。不道歉,似乎错误就没发生,更是无稽之谈。
似乎所有成功学,都在教导我们永不低头,于是,面对错误,很多人依然神情高昂,错误就会越来越深。
“对不起”成了很难说出口的一句话。心中有歉意,但不愿表达。
少年时去过一次灵隐寺,山路上见僧人对树弓腰施礼。
“大师,这是做什么?”
“昨日忘给它浇水了,今日来给它道歉。”僧人面容庄重。
“可它只是一棵树啊,又不会怪你。”我幼小的心灵不能理解。
“别人怪不怪你,和你是否道歉没有关系。”僧人双手合十。
“那你的道歉,它能听懂吗?”
“能。”
“我不信。”我一蹦一跳地走远了,僧人也不恼怒,微笑着目送我离去。
那时觉得大和尚多此一举,树又不会说话,何必惺惺作态。现在想来,真是佛法无边。
有些时候,错没错自己心里其实很清楚,人家有没有和你要道歉是一回事,自己说不说是另一回事。
每个人天生就有要营造美好形象的需求,就想赢。而认错就是自毁。尤其是有激烈竞争关系的环境中,认了错个人形象就受到破坏,难以固守自信。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认错就很艰难。
有两个以前很要好的同学,近期传闻他们绝交了。
好奇问为什么。说是甲和乙合伙做生意,因为甲的失误,公司亏损了大量资金。
甲留下一句“我会赔给你那笔钱。”就甩手走了。
乙和我们倾诉,“他连个对不起都没说。”
有同学问,“那么大的纰漏损失,说对不起有什么用?难道你会原谅他?”
乙摇摇头,“当然不会,但我觉得他还是该说。”
很多人都表示听不懂。
道歉不能弥补损失,所以就不用说了?
弥补是行为问题,道歉是态度问题。
一个正确的道歉需要三个条件(来自《Rework》):
1.承担责任。
2.避免假设。
3.提及细节,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吧。
在公共场合,我们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毫无诚意的道歉:
“我们对此可能带来的任何不便感到抱歉”
1.主语用“我们”而不用“我”显然是责任人规避责任的言辞。
2.“可能”是个假设。
3.“任何不便”是含糊其辞。而且完全没有提及避免再次发生的措施。
所以这种道歉让人听了没什么存在感。因为它缺乏最起码的真诚。
如果真的做错了什么,就去好好地道个谦,然后尽全力去弥补过失。能挽救更好,不能也不是漠视的理由。
对亲近的人,不要以为关系近,就不会受伤害。
对陌生人,你正当的道歉,只会体现你的高素质,不会折损形象。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道歉确实很难,但它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