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鲁迅传》这本书的作者,陈漱渝是 《鲁迅全集》编辑修订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假如鲁迅活到今天——陈漱渝讲鲁迅》、《本色鲁迅》等书。整本书是以鲁迅先生的重要生命历程为主线,进行编撰讲述,相对来说,记实性较强,不过也不得不说,相对来说可读性差了些,平铺直叙,会稍显枯燥。
记忆里,高中时代有买过鲁迅的书,但是是真心读不懂,勉强逼着自己读了几本,但是依然难以下咽,最后只能让那些书压在箱底罢了。现在看来,读鲁迅的书,一个需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个是需要很深的文学修养,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鲁迅的思想很深邃,通过他的作品传达出来的信念也同样深刻,而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根本不具备的,读不懂也就是必然了。
《民族魂 鲁迅传》这本书,个人读完以后的感受,觉得可以作为一本了解鲁迅生平的书,书中对鲁迅各个阶段的经历介绍还是比较详细的,而且也有就一些引起争议的事件做了考证,比如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失和的前因后果给出了考证后的推测。鲁迅生平的介绍,也对了解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书中的两段关于鲁迅的介绍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其中一段是关于少年鲁迅。
他诞生在1881年9月25日。这时,距鸦片战争爆发有四十一年,距太平天国失败有十七年。鲁迅出世之后,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依次给他尝了五种东西﹣﹣醋、盐、黄连、钩藤糖,象征他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先要备尝酸辛,经历磨难,最后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甘甜。
在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少年鲁迅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环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对熟识的绅士阶级产生了极度的憎恶;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的机会。混进"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气,成为鲁迅后来的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这段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不仅使鲁迅养成了农民化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农家的炒饭,爱听深夜的犬吠;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开始跟劳苦大众建立了紧密的精神联系。这对他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以及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鲁迅一生被人们视为文学界的斗士,从不畏惧,文笔犀利,作品深刻。从这段关于他少年时性格的描写也同样体现出了他从小身上都展现出来的嫉恶如仇,对劳苦大众深刻地同情与理解,并为其呐喊的力量来源。鲁迅作品中的犀利讽刺、深刻同情,无不体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痕迹与他这个人的个性。
另一段内容是关于鲁迅对青年的支持与帮助的。
1934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钟,在上海北四川路的一间咖啡馆里,鲁迅一家人亲切地会见了两位东北流亡青年:萧军和萧红。这间咖啡馆只有一间门脸,座位不多,光线有些昏暗,因此顾客颇为寥落。但鲁迅却常到这里来,一边喝红茶或咖啡,一边跟"左翼"文化战士聚谈。店主不知是犹太人还是白俄,胖胖的,听不太懂中国话;而且顾客一到,他就习惯地打开留声机放起唱片来。这种环境,对过着半公开半隐匿生活的鲁迅是十分适宜的。
萧军和萧红清楚地记得,就是在咖啡馆的这次难忘的会见,鲁迅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二十块钱,帮助他们维持稍微安定一些的生活。萧红接过鲁迅用血汗换来的钱,觉得内心刺痛。鲁迅写信安慰说:"……这是不必要的。我固然不收一个俄国的卢布、日本的金元,但因出版界上的资格关系,稿费总比青年作家来得容易,里面并没有青年作家的稿费那样的汗水的﹣﹣用用毫不要紧。而且这些小事,万万不可放在心上,否则,人就容易神经衰弱,陷入忧郁了。"
不久,鲁迅又对他们公开了自己的住处,使这两位看够了人间冷酷面孔的青年能够随时来访,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萧军常常想,他好比是一缸豆浆,而鲁迅却是一滴卤水,这卤水一滴下去,他思想中新的、向上的东西就渐渐上升,而浊的东西就渐渐下降了。命运比青杏还酸的萧红,内心常有难以排遣的哀怨,就像用纸包着的水,不可能不让它渗出来。但在鲁迅面前,她长期压抑在心底的郁闷常常会被驱散,如同阳光冲出了阴沉的乌云。最使萧军和萧红铭感不忘的,是鲁迅对《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这两株文苑新苗的精心扶植。
萧红生长的呼兰县,是我的故乡,所以对这段内容也格外关注。萧红虽然生长在地主家庭,但是一生坎坷,在29岁时就去世了。在她重要的生命阶段,有鲁迅这样一位导师曾经给过她温暖的扶持与帮助,定然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鲁迅为青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帮扶,一代文豪让人钦佩的,不仅是他的文笔,更有扶持青年人前进的导师级的慈悲与智慧。
不过说来惭愧,自从高中读过鲁迅的几本书,被生涩的内容难倒之后,再没有提起兴趣读过这位影响了一代国人思想的文学大家的作品,这次读鲁迅的传记,也算是一种弥补了。因为对鲁迅作品了解甚少,关于书中其他内容了解也很浅显,分享也只限于此,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读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