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控制不住地对孩子大呼小叫了几句,然后深深地后悔。无条件地爱,正面管教。怎么都做不到了?这样对孩子肯定没有好处。一次两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上课做了小动作,没有一五一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推荐了我这本书,《父母效能训练》。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是本好书,尤其现在的我迫切需要增进亲子沟通。
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在各国家庭,尤其是中国家庭,父母亲往往喜欢控制孩子,他们依赖自己的权威和权力制造出一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需要服从,同时避免来自父母的惩罚。或者,父母也可以创造一种放任自由的氛围。这两种环境都很难帮助一个孩子成长。
我倒不是一个控制型的母亲,但是我的焦虑并没有比别的母亲少半分。
书中倡导的,是父母们需要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气氛。这时候,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同样得到尊重。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可靠、对他人充满爱心,又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尽可能地接纳包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但父母最好不要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试图去扩大自己的接纳区。不干涉就是表达接纳的一个方面。被动倾听也可以表达接纳。保持沉默是相当有效的一种非语言信息。接纳的感觉可以促进建设性的成长和转变。
然后,如果是孩子拥有问题,父母需要采取的是倾听技巧。用语言来表示接纳。人际互动中,一个人无法长时间地表示沉默。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亲密而重要的关系。在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倾听者试图了解发送者的情绪或信息的含义。然后他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他的语言,反馈给发送者进行求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懂得情绪是友好的。诉说的人会感受到倾听者的温暖情谊。积极倾听只能为孩子开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释放情绪,定义问题。通常,孩子自己会接手问题,最终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如果是父母拥有问题,那么需要用到的技巧是面质。父母需要提出我-信息,它的构成要素是行为+感受+影响。描述不可接纳的行为,然后指出对这种行为的感受,还有行为如何影响父母。这样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和叛逆,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成长,帮助她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遇到冲突,谁应该赢?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是怎么样的?找出一套能令父母与孩子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让孩子有执行解决方案的动机,更有可能找到一个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可以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少了敌意,多了爱。
读完这本书,心里很安心了。毕竟我遇到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也是我自己成长的道路。
打算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