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吴京的《战狼2》很火,火到吴京可以怒怼一切评论,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一个是电影本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毕竟票房那可不是吹的),一个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这样的巨大的成功,使得这部电影获得了社会上的绝对话语权。当然,我也有看见评论说这部电影如何如何不好的,但是表扬和力挺还是占据主流。舆论上的支持,也使得吴京反驳批评者更加有底气,更加硬气。
但是,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战狼》以及《战狼2》主题对不对呢?那肯定是对的,谁不爱自己的国家呢?但是伴随着成功,吴京和舆论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老百姓走进电影院似乎不是为了接受爱国教育才去看电影的,我说这话,估计又要引来一大批爱国群众大义凛然的谴责,不过也请你们谅解。
吴京作为动作明星,他的《杀破狼》《狼牙》《战狼》这些“狼子辈”电影,已经在观影群众心里打下了深刻印象。老百姓看电影大部分就是图一乐呵,消遣消遣,你让他们从里面去分析拍摄手法,看完了之后再写一篇深刻的影评,可能吗?所以,你硬要是觉得老百姓是为了看完电影唱国歌,表达自己深切的爱国情怀,那我也没的说。
所以我认为,吴京电影的成功基础应该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吴京长期培植的动作形象深入人心,动作片是本来就是电影中很有市场的类型,还有老百姓的观影喜好,他们会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是因为打的够劲,不得不说《战狼》打了好基础。二是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也是正值暑期档,是票房大爆发的时期,说《战狼2》创造了电影史上的记录,其实主要也是这段时间没什么电影可看,我去电影院的时候就两部电影,《战狼2》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后者在首映第一天就突破了《战狼2》的首日票房记录,那这个现象又怎么解释?难道是老百姓又想要陶冶情操?如果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的确实烂,估计今年的夏天会有两部电影同时创造中国电影史上的记录。
同时上映的结局悲催的《建军大业》,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本想在暑期档提振老百姓的爱国情怀,谁知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不到位,票房扑街。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许和电影质量无关,因为前面两部姊妹篇,已经使得观影群众产生了比较强烈审美疲劳,加之这类严肃性的电影商业化,在遇上娱乐化的电影时出现失败,也是意料之中。所以在有人说这是《建军大业》的票房反映了小鲜肉经济的失败,我对此保留意见。反之,如果这部电影来的都是老戏骨,它的票房就一定会好吗?这部电影票房的扑街是因为这部电影不够爱国吗?不够爱党吗?就好比吴京的《战狼2》票房成功主要是因为爱国情怀吗?相比之下,我想每个人心里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从《战狼2》这部电影的票房来看,大致也能够分析出中国观影群众的好恶,成绩是喜人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电影人一味地追求票房,去迎合大众口味,那么像《建军大业》这样严肃性电影的市场和地位又该放在哪里呢?回到我刚才提到的绝对话语权这个问题上来,因为批评修改护照,吴京就可以说这是因为我爱国,不喜欢的请移民。他的潜台词好像就是不满意我的都是不爱国的,都是崇洋媚外的走狗。当然,我要说的并非是抨击吴京的言论,而是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因为电影中狭隘的爱国情怀,进而影响观影群众的认识,那么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需不需要一些类似于《建军大业》《二十二》之类的电影,来沉淀一下激进的情怀呢?更加清楚的了解爱国的本质,可惜,现在的电影娱乐化的倾向已是主流,中国电影市场走向成熟,观影群众审美提高,我想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