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来自一个在旅行中认识的朋友。故事的主人公阿文是一个男孩子。他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一年前偷偷爱上了女孩阿言。
他是偶然间看见阿言在偷偷看他,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回家后,阿言的形象总是在他的脑海里,所以那段时间他总是失眠,意识里老是会浮现出那一幕,后来发现自己原来是爱上她了。
这一切发生的都那么突然,后来他跟朋友打听到了阿言的地址就写了一封告白寄给她,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令阿文失望的是,阿言把他的信退回给他,并且说自己已经有了喜欢的人。
不过阿文根本不想放弃,因为他见她的第一眼对他来说阿言就已经是他的全部了,他甚至会在她的朋友那里打听她的情况,可惜她的朋友却说她根本没有男朋友,而且她每天都呆在家里不出门。
于是阿文心里又燃起了一次希望,他每次都希望去靠近她,但是阿言见到阿文时除了会给阿文第一次认识的那种眼神之外,就再也没有看他第二次,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阿文说其实从阿言的眼神中他看得出来阿言一定是喜欢他的。但是阿言总是躲着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心里总是想着她可爱的面容,可是她的一举一动又让他困惑。
既然喜欢的话为什么又不敢面对呢?现在的阿文非常痛苦,他后来也在问我该如何获得阿言的心?刚开始听到这个故事时,感觉挺浪漫的。就像电影里的故事一样。
两个人见了一面就萌发出这种情感,生活中会把它叫做“一见钟情”。这种情况在影视作品中是经常会出现的情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真的存在吗?那它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一见钟情”这个词存在的历史太久远了,并且好像人们对它的质疑比较多,觉得那么短暂,爱情的火花可以闪耀多久?所以很多朋友都会疑惑,一见钟情的爱情能够长久吗?
而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谈论它的一个原因。其实按照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渴望“一见钟情”的,但是又担心它不可靠,这就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矛盾。
相反,我个人觉得一见钟情的这种“情”是可以成为爱情的,可能它至少在一瞬间产生的,这种“产生”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就是,即使你没有恋爱过,不等于你对爱情没有幻想,不等于你对喜欢的人没有过浪漫想象。
我们常常会说“白日梦”,白马王子也好,公主也好,都是会在“白日梦”里出现的。你也一定想象过你爱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吧。还有一个就是,生活的慢慢积累可能会使你对某一类型的异性容易有特别的好感,可能在你的脑子里已经非常清晰了,也可能是若隐若现,但已经有了个雏形了。
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就是指你见到的这个人跟你内心里曾经想象过的那个人发生了瞬间吻合。
你不是今天才见到这个人的,而是这个人在自己的脑子里已经构建了好久好久了,所以一认识就知道就是这个人了,那么感情会油然而生,从这个角度看“一见钟情”不等于没有情感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自己主观上的浪漫幻想。
可能在这里面有更多自我的,主观的东西在里面,而爱情又应该是有意识地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慢慢了解,逐步熟悉,才会有爱。
因为这是通过主观内在的体验和感受,想象出来的爱情。而朋友们说它“不可靠”,就在于感情的初始阶段不是在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忽然刮来的一阵风,两个人就一见钟情了,那以后又该怎么办了?
其实上面的那个故事特别典型。男孩一见女孩,发现她来看了自己一眼,于是就喜欢上了。“一见钟情”的另外一个层次就是这种事情往往会发生在一些有特殊心理的人身上,而故事里阿文也提到了。阿言看了他的那一眼 他就再也忘不了了。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意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尤其在意异性怎么看自己。如果真的有一个异性特别关注自己的话,会觉得她好像对自己有意思,再加上看自己的这个女孩样子又特别可爱,这个人又对自己有特别关注,所以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的爱意。
阿文是爱上了这种被人肯定的感觉。这对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渴望一种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在萌芽阶段了。就是“希望我能被一个异性所喜欢,所关爱,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会在意我、关注我。”
如果突然这个人出现了,火山就激发出来了!这种等待的感觉可能还跟前面说到的一见钟情的浪漫幻想不太一样。“一见钟情”是真正爱上别人,而这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别人爱上自己”的感觉。
有的时候会和一些朋友谈论爱情的问题,我会问她“你选择另一半的标准是什么?”有个女孩的回答是“这个人一定要爱我多过我爱他。”这就很明显是在强调要让自己感觉到一种特别受尊重,受呵护的感觉。
要别人把自己当做一个特别重要的人来对待,这是青春期的年轻人很特别的心理特征,而人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会有一些浪漫幻想,但那些可能更现实,因为社会经验的增多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太一样了。
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我的关注、被认可的欲望和要求真的特别强烈!所以处在青春期的“一见钟情”还有这样一层含义。
所以“一见钟情”还是存在的,因为它有存在的基础。但是很多朋友可能关心的是在“一见钟情”之后究竟会怎么发展呢?难道真的可以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一样或者又像我们想的那样,它在一瞬间爆发出的能量一直维持下去呢?
这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在一瞬间给人的感觉可能会随着两人交往的增多,双方发现真的特别符合自己的想象,而且能够感受到因为喜欢这个人而带来的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让自己感觉特别幸福,这就可以强化这种情感,“一见钟情”的人是很容易一下子就热恋起来的。
完全在一种激情的状态下,他们可能会感觉非常好甚至要走入婚姻,但人是不可能永远处在一个激情的状态当中的。人的情感发展就像波浪一样。而激情状态只能在很有限的时间里保持。
所以也会有人说爱情的保鲜期好像只有三个月或三百天。这就简单概括了“激情不会永远持久!”当激情慢慢平淡,剩下的只是维系这种情感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来看“一见钟情”呢?有人可能会觉得对方没有激情就是不爱了。
或者又有人说:“我不能过这种平淡的情感生活,我就是要那种有激情的情感生活!”就因为这样的感觉,感情的关系就断了。这段感情可能就会完结。所以有的人就会说“你看,一见钟情的爱情是不可靠的!”其实任何激情在情感世界当中都是不会永远持久的,不单是一见钟情,日久生情也是一样。
怎么看待“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个如何看待“激情”的问题。另外,人们认为“一见钟情”的毛病就是:爱情会蒙蔽双眼。你喜欢的东西在你眼中放大,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是当你接触久了,或者要面对一些现实的东西了,就会开始不知所措了。
我又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一个女人离婚后和朋友去旅行,在大巴上认识一个男的,觉得这个人特别温文尔雅,形象啊各方面都挺好的,就一见钟情了。他们到了一个景点下车,看见一块石碑上面有字,那个男人张口就念,结果他一念,这个女人对他的好感就全都没有了,原来是这个男人说话有方言口音。
也就是他的口音跟女人刚才对他的美好形象极不协调,把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都打破了。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如果有人或者事物让你感觉特别好,但是现实当中你也不知道是哪一点,就把之前的美好打破了。
比如这个人特好,可惜吃饭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辣的,吃起来还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的,关键是吃完还会当众剔牙,这可不是我想象中爱人的模样。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出现的越多,越可能把一见钟情构建的那种想象逐渐破灭掉,所以才会有人认为一见钟情不靠谱。
那又回归到我们的标题上来:“一见钟情是爱嘛?”比如发现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平时有些新起点,喝汤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生活细节不是很在意,但你也会觉得他很可爱,这才是爱。而如果一下子不能接受,说明距离就越远了。
来让我们再说说一见钟情的特质,它更多的还是在幻想的精神层面构建的美好,想象中的美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爱最大的特点是包容,不是说缺点要完全喜欢,而是你能够理解接纳对方。会知道人都不是完美的,这才是爱的真谛。你不会苛求地去看伴侣,不会要求他所有事情都是那么完美。
所以这篇文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一见钟情”的心理机制。所以一见钟情是有心理基础的,它的发生也是合理的,但是要把它真的变成自己理想中的爱情,还需要双方不断去识别,然后共同努力。
大家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