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医疗科技预测,未来人们可以活到一百岁,可是否人们的灵魂可以活那么久呢?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很多人,他只是有着皮囊,灵魂早已一成不变的禁锢在身体里,毫无知觉。
正如一句话:“有的人只是存在着,却不曾活过”。
也如一本书《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表达的人性。
人很伟大,但人也很脆弱。脆弱到,你以为是自己仔细雕琢出来的生活,而那实际只不过是我们脑海中“任意一致”的产物。
为什么是这样呢?
首先,生活是由我们的每一个选择组成的,而做选择时,大部分人是基于他/她们的喜好和价值判断。可是我们的价值判断就正确吗?我们的喜好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试着思考一下?
我们的价值判断,大多数时候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我们总是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做出自己的决策。
我们以为我们选择的是自己大脑思考出来的“决策”,可并不是,大脑总是用很多“障眼法”蒙蔽我们。
如果做出的选择参与到社会,我们则是“社会中的人”,则比较的事物很多时候是事先被设计的。
当然,不要觉得自己被生活中的营销天才骗了,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连做出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很可能,我们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是在设计一个比较,让你选择你该选择的。
一个案例,如果让你从三种寿司中选择其中一个,你能立刻选出你喜欢的那一种。
可如果让你从30种不同样式的寿司中选择一个你最满意的。你会继续选吗?
很可能,你会放弃选择,因为那要花费你的大量的意志力去做出判断和比较。
而人脑天生不愿意处理复杂的事物。所以我们干脆走人不玩了。
但当面临三种选择时,我们几乎被营销天才们控制了选择。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她们使用了“诱饵效应”--其中两种寿司几乎一样,但两者中还是有其一更为逊色,第三种寿司则完全不同。
三中寿司中,你会选择那一个两者比较中看起来较为棒的寿司。
信不信呢,你可以试着反思下自己生活中的场景。当自己做选择时,是不是总是拿可比的事物,并选其一。
因为人的思维善于比较,并从中做出判断,而其他不具可比的事物直接pass掉。
一旦做出最开始的判断,尤其是面对新事物时,你做出的判断会一直影响着你之后的判断。
所以很可能你的喜好,只不过一直在重复你之前喜欢的东西的特性,因为你的记忆,甚至潜意识会过来帮忙,让你无形中选择你熟悉的东西,而不愿尝试新的事物。
人总是怕风险,也不愿意思考这样的风险有多大,是否风险要小于它带来的益处。
那这是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不愿意面对新的事物采取新的决策方式呢?
因为首次“印记”(人最开始面对新事物它的模样)的力量。
就如我们开始喜欢的人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像自己的父母,可又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来到世界的第一时间,认识的人是父母,他们教与我们的东西的时期正是我们的无知时期,于是我们全盘接受,形成了自己做事的方法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类似的“印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旦我们做出的首次决定,以后相似的决定会以一种似乎合乎逻辑,前后一致的方式紧随其后帮助我们自动化的思维、生活。
人脑是很懒的,我们的思维、行动大部分时候是“任意的一致”。
我们不断的重复我们的过往,自己的生活在不同的场景里轮回。
你会惊讶,真是这样吗?
“锚定效应”也可以佐证。
人总是处于无意识的比较中并且受“印记”影响。
“锚定效应”在定价上应用最多上。例如,一件商品出现在你面前,你不知道它多少值多少钱,如果这时,有人提到90这个数字,你猜的价格该是在这个价格上下波动。即使你会否认它的作用,但这是研究得出来到结论。
你可以试着去观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数,买啤酒时,如果你看到法国和德国的两个国家产的酒,如果此刻超市里放的是德国歌曲,那么你会潜意识拿德国产的啤酒。当然,前提条件是,你此前对两种酒无偏好,并且你能识别德国歌曲。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与苏格拉底说的“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们不带着情景因素去重新思考问题,而一味的采取之前的经验来判断并做出选择,那么很可能是,我们一直在重复着之前的生活模式。
请不要怪生活无趣。
只不过你没有找到思考的出口。或者,你没有勇气承受自己思维偷懒的后果。
因而,从认识自己的思维脆弱性开始,在做事情时,适当的进行自我训练--质疑下自己的直觉、第一个动作,自己是否被无意识控制了。
但注意,人的意志力有限,你可以从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开始练习自己的思考力,真正的创造自己。
否则,那不是活着,只是被选择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并一直“任意一致”的重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