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育家指出,学前的孩子,不需要为小学准备什么功课。此时的教育重点,是孩子的健康发育,比如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基本的社会技能规范,比如照顾自己(自己穿好衣服)、交朋友、尊重他人、在群体中生活。最关键的是,孩子要从游戏中享受“学”的乐趣,为掌握每一个新技能而兴高采烈,并成为幸福、负责的个人。有了这样的“底子”,孩子进了正式的学校,就不那么功利,读书是出于兴趣。而孩子们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少有干不好的。早教,在孩子们身上埋下了一台强力的学习引擎。
另外,芬兰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也培育着这种非功利主义的快乐学习方式。芬兰属于福利国家,早教基本是不问贫富由国家买单,自付的费用每月不的超过290欧元,低收入者一律免费。在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指导下,芬兰的中小学质量高度均质,基本没有私立学校(据说仅有个别几十所),在十八岁以前,没有任何选校、考试的竞争压力(虽然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继续评估性测验),大家都可以“不过脑子”地就近入学。许多学校在五年级以前根本不给学生打分。到了十一年级,大约53%准备读大学的学生进入学术课程,剩下的47%进入职业培训课程。为考试而读书的现象,在芬兰相当罕见。
七岁以前不读书,是许多欧陆国家的老传统。过去芬兰依然严守这样的传统。如今略微宽松,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孩子确实显示了对读书识字的强烈兴趣之时,可以在学龄前教孩子读书。但是,传统的文化课,在芬兰的幼儿园基本上是没有的。观察者在孩子们玩耍的沙坑边发现,一位女孩假装摆摊卖货,“冰激淋”是八毛钱,“顾客”给了一块。找钱时她一下子糊涂起来,边上的老师马上帮助引导她,最后找给对方两毛。大家欢天喜地。孩子们其实学到了数学运算,但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学”。
如今,芬兰教育被举世仰慕的同时,也充满争议。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芬兰学生的表现,在使其成为明星的“国际学生评估”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明显下降,领先的全都是亚洲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上海、新加坡、韩国、香港、日本、台湾…… 有专家指出,由于PISA这个考试的声誉日隆,几乎成了全球统考,亚洲那些“考试国家”有针对性地修改课程,成绩扶摇直上,压倒芬兰实在是小菜一碟。当然,亚洲人的努力,也许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芬兰教育界人士,则充分了危机感,着重分析内容原因:这几年,芬兰成为教育旅游胜地。来自全球的取经者不停地参观学校,我们忙着向人家解释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但面对未来,我们则过于自满,没有什么改革和突破。
虽然关于芬兰教育的争议渐多,芬兰学生成绩的国际排名下降,但这些都无法掩盖芬兰教育哲学的说服力。在我看来,国际排名的下降,恐怕大部分是亚洲儒家文化圈的考试国家进行有针对性准备的结果。在芬兰内部,更多的反思则是非常好的现象。比如,有些芬兰教育界人士指出,不能简单地把芬兰模式概括为轻松活泼。芬兰战后是北欧国家中的贫困角落,属于后发型、追赶型的国家。用美元面值计算的人均GDP来衡量,目前依然是北欧最穷的,才4.2万,而挪威、丹麦、瑞典、冰岛则以此为7.5万、5.2万、5万、5万。芬兰在六七十年代急起直追,决意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加大投入,这和重视教育、奋斗型的儒家文化圈国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相对于我们所熟悉的应试型教育模式来,芬兰教育无疑更为优越。这种优越,就在于其贯彻始终的非功利性。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摆脱各种短期的竞争的压力,纯粹为了兴趣而求知。古往今来,为兴趣读书从来都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要说中国,就是美国,整个的社会价值也是过分强调成功、竞争。孩子刚进入青春期,选课往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且基于哪门课容易拿高分、哪门课对申请大学有好处、学什么更能赚钱……甚至课外活动,包括参与什么体育项目,都围绕着这样的目的来设计。久而久之,孩子们求学的内在动力就丧失了,独立的思想和感受就枯萎了。这大概也是美国学生苦苦拼分、结果分数也拼不过芬兰学生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