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好多好多年以前,大概在商代第十三代国君祖乙在位时。
有一个名字叫做万年的小青年,职业樵夫,擅长伐木打野。
有天上山砍柴,收获颇丰。心想我得歇会儿,回回血养养神,于是便坐在树下乘凉。
不知不觉在树下坐了大半个时辰,忽然发现树影移动位置了。
于是便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短位置来计算时间呢?
回到家后,就自己设计了一个“日晷仪”。
虽然有了计时工具,但是遇到阴雨天没有阳光的时候,这日晷仪便失去了作用。
又是一天,万年又上山砍柴,在泉边喝水时发现,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滴落下来。
灵感闪现,心想何不利用滴水计时呢?
回到家中,有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滴水来计算时间。
如此一来,不论天气如何,有无日影,都可以计算时间。
从此之后,万年有了计时工具,就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
日复一日,万年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便会重复一次。
于是,万年就带着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觐见天子祖乙,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
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
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壶亭,并派专人协助万年专心研究节气时令的变化规律。
经过了数十个寒暑潜心研究,万年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
当他把太阳历献给祖乙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祖乙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以万年之名命名“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