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改写对话
「改写对话」的主要技术要点是,把「行为蓝图」和「认同蓝图」延着时间线,交替、往复去问,让支线故事变得丰满起来,逐渐从一个小小的闪光点(线索/记忆片段),变成一个枝繁叶茂的故事。
这一章用相当多的理论阐述去介绍了什么是「行为蓝图、认同蓝图」,以及为什么把「叙事治疗」和「文学写作」作类比,读起来很费劲,后半部分再解释。
简单来说:【行为蓝图】就是情节、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认同蓝图】就是事情的意义(事件当中的做法,体现了这个人的哪些特质、价值观、偏好、渴望…)
咨询中具体做法如下:(以“来访者总是胆怯退缩”为例)
① 发现偶然展现了新特质(闪光点)
② 问想起哪些事情,你曾经勇敢或向往勇敢(行为蓝图)
③ 问细节(让故事丰富)
④ 问这个事件、细节体现了你什么特质、价值、渴望(认同蓝图)
⑤ 发现,哦,这个人其实并不总是胆怯(改写了)
(如有需要再来一轮,来巩固这一点或相关闪光点)
⑥ 回到当下(那如果是你勇敢的人,现在你会怎么做……)
* 书中也用地图的形式,给到了很多案例,非常清晰易懂。
下面来到费劲的环节,理论部分。
作者用很学术的语言,类比「文学叙事」和「改写对话」,但知道改写对话的英文是 re-authoring conversations 也就好理解了,author 可不就是编写、写作吗。
类比有3个要点:
1. 好的文学作品,作者不会把所有事都说完,而会给读者留下可供解读的空间,读者的解读也是再创作。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意义上,所有解读,都不是过度解读,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就不只属于作者一个人了,每个人都有权发展出自己的理解。(金庸老爷子自己在不同阶段,还呈现出不同的理解。)
改写对话,就是在过去故事(记忆)留下的空间中进行再创作。如果现在的故事是充满创伤、无力感的,是不是回过头去看看,其实也有力量跟渴望啊——常常是会有的。
2. 文学创作有两条线,故事情节是「行为蓝图」(外显),行为/选择体现着主人公的什么价值观、目标、渴望,社会规则、道德要求…这是「意识蓝图」(内隐)。
改写对话的过程,也是拿这两条线交替去问来访者,区别只是需要更加凸显「意识/认同」的这部分。
改写对话,也是来访者在改写自我认同——从消极的、不被认可的自我认同,变成发现自身的力量、资源与渴望。
3. 改写对话问「意识/认同蓝图」时,要着重问「意向性理解」这部分,不注重「内在性理解」(P62),因为前者跟个人相关,后者主要来自社会规则、主流叙事他人评价(上一章讲福柯时也讲过。)
划线部分做一点修订:原先理解是,内在性理解代表社会主流建构的部分,但在读书会读过后,发现内在性理解更多是指无意识的、个人内在规则/图式、本能、欲望、个人特质等部分,是个人内在已经形成的、不经思索常常不会被意识到的部分,它们对行为很有影响力。而意向性理解,带有更多意识层面的选择、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出的承诺。
用英文原文更好理解一些,internal state understanding VS intentional state 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