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至24日,有幸被选派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武汉一班的培训,听了几位校长与教授专家的报告,也参观了江岸区两所基地学校,拓了思想,开了眼界,并有些许收获与感想,与大家分享。
育才二小李校长由“乔布斯之问”,也就是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的教育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个问题现在应该是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因为如今我们的教室设施已经远远超越当初产生问题的阶段,但是感觉硬件达到了,我们的行为还远远落后,更不用谈所获得的“效益”了。
武汉育才二小作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地,学校管理层在“教师”与“学生”运用推广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人是一切的基础,他们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刺激全面的应用,共同研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异步同成课程,同时注重保留老师们使用的痕迹,并与考评与绩效搭钩,逐渐形成应用新常态。
华中师大的吴砥教授则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外在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学习材料在改变;内在的教学模式(由教材教室教师三中心改为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人才理念、教育对象和技术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原生代,碎片化学习,微课程学习,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翻译机,百度共享智能,科大讯飞等新学习方式新产品层出不尽;很多的行业如点钞员,同声传译等都将逐渐消失,新兴产业也会不断产生,许多的中间载体被打破,比如学校,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面对老师,正如淘宝摒弃商场一般,网络培训的便捷产生更多的“网红教师”,直播技术、网速提升导致更多的机会产生,培养计算思维,达成智能教育已经成为主导。
技术导入引发教育生态的再平衡,教育的二次平衡,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的第三次革命来临。现在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这是有目共睹,但网络速度还是跟不上,离10M/班的标配还有很大差距,其次校本资源平台建设滞后,有些平台进入与使用资源太麻烦,而且资源没有选择可比性,老师们更乐于使用百度,而非教育部门指定平台。这样多而繁的各级平台使用率极低,没有效益,更加导致不良循环。现阶段很多人把网络学习空间等同于资源共享平台,实则不然,网络实施教与学、互动与管理重点功能基本没达成,因而教师乐于停留在物理空间(在自己的教室讲课),可是学生却是原住民,他们需要与时代接轨,我们却没有能力占领“阵地”, 虽然公共服务平台广泛普及,但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学习空间,导致学生跑到游戏区域等其他网络空间,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当今的混合式教学,由1.0迈向2.0时代,第一代工业时代“黑板+粉笔”的纯物理空间已不适应,第二代多媒体教室虽有一个资源空间,突出的仍是老师的“教”,属于“弱交互”或“零交互”,到第三代新型教室,覆盖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多维度的网络学习空间,凸显了强大的交互性,的的确确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彰显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构建对等交互渠道,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衔接,重视过程和结果记录,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都没有缺失,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各种优势都展现出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提升。
吴教授结合案例,充分诠释网络学习空间的重要意义,如今“教育+互联网”的时代真正来临,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特别是有效利用大数据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迫在眉睫,未来教育,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我们不可能退缩与躲避的,应该主动参与进来,改变自己。
下午的活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一楼广场大厅众多的孩子们和老师介绍着各自的社团和课程,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目不暇接,每个人都认真的聆听与记录,我也选择了STEM创客和3D打印社团,一位来自四年级的女生非常热忱的介绍每周四下午一节课后就有一个小时的培训指导与操作演练,说得很好,但实际效果如何,感觉还是要走进课堂才能体现。此外还有一位年轻女老师介绍学校的3S特色课程让我感觉很有新意,“Stem+Sprit+Social practice”课程。Stem课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Sprit 课程包括精神、心灵、艺术、德育等;Social practice 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会素养、人生规划等。这样融合的课程理念给我许多启示,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不能朝一个方向,应该有扩散思维,放射状展开,与其它各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这样学生会更加喜欢,更加乐于参与。
下午2点半,几百名参培老师同时用手机登育才二小的微信公众号开始抢课,主办方让我们所有人都体验到网络学习空间的智能与迅捷,一分钟,近500参训教师都各取所需,仅有十个指标的3D打印课被我抢到一张入场劵,还是感觉蛮得意的。在教室里真碰到那个小姑娘,我就坐在她身边,这是一节汇报课,主要是不同年级(6、5、4三个年级)的学生组成6个小组,对自己的设计的3D建模进行说明、演示过程并打印,由于名小组成员不是一个班级的,他们都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学习,有视频交流,有文字方案互动,也有比较近的小组在一起研讨,小组三人分工合作,创意是三人集中共同智慧的体现,他们运用123d design建模软件,熟练拉伸、旋转、平移、复制和合并,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小姑娘制作的个性化育才二小的校铭牌非常有意义,让我赞叹不已。
随后,我用心的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悦读天地、电子读书屋、随处可见的棋盘、数学广场认真交流的学生、操场上奔跑的“雏鹰”……每个细节都渗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展阅读、研讨、互动,联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展现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努力提升自我。大会互动时,二小的一位帅气小男生的高歌一曲《五星红旗》把活动拉向高潮,真可谓“优秀学生层出不尽,网络空间幕后推手”。
24号的参观的红领巾学校位于武汉CBD中心地,是江岸区唯一的省级示范学校,1970年就被市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学校,成为武汉市第一家在外交部备案的外事接待学校,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就毕业于此。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令人惊叹,信息化程度极高,每个班级门牌的电子显示屏都滚动播放着每位班级成员的动态、作业情况、进步与表彰、不足与鼓励……并有过程记录与成长性评价,应视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展示;学校的3D打印与机器人课程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都从低年级就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后劲非常足,会有很好的成绩来回馈他们的。
红领巾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展示相对表演化,其普及性不高,少部分学生的展演不能代表大多数,那节美术与信息特色课程展示,潘老师运用科大讯飞智慧课堂云平台及全过程动态评价与教学系统,让孩子们在平板电脑上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投票、空间上传、网络资源包自主学习空间个性化分享,花样新颖,实际上很多只停留在表象,融合也过于牵强,其实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
个人感觉红领巾学校凸显“尚美”特色,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舞蹈、音乐、书法美术、领养土地播种希望、朗读等教育,不断积淀学校文化,打造学校品牌,同时抢抓机遇,逐步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的行为是非常值得点赞。
不过,主办方的先进技术展示非常精彩,首先微信签到,大屏幕微信墙适时显示与会代表姓名及图标,并炫酷登场亮相,让每位参与者都很激动;江岸区教育局陶主任的《析数据之大辨个性之别,理数据之微彰育人之道》讲座分析大数据的应用很令人震憾;张校长的《依托网络 夯实空间 构建智慧校园》专题报告,从课堂教学、全息管理、课程定制、成长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时间总是很快,所见所闻总让我有些思绪,回顾自己这几年,参观交流互动跟岗的学校很多了,北京的中关村、海淀区以及崇文区重点小学;广州的耀华、小北路;深圳的南山外国语、深圳小学;珠海的香洲区实校与容闳学校;还有境外的英国多所学校;本省本区域的就更多了,还有一些教学点等,无论条件好坏,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育人,能够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并快乐学习与幸福生活。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信息化是不可阻挡的,但信息技术永远都只是一个工具,起核心作用的仍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作为管理层,要开发策略激励老师们主动、乐意使用新技术、新思想应用于教学,当然,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真正改变自己,去开创我们自己的未来!
附:本次培训能有机会再遇雷团(一起赴英ICT培训)非常高兴,虽然时间短,雷主任出席开幕式后又奔赴武汉展览馆参加另一个会议,但我还是找机会和雷团合影留念哦。
临回前抽时间看望儿子并请他吃饭,健康成长便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