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父亲类型,影响孩子成为不一样的人
我为什么选择“父亲的角色”来和大家分享呢?
原因之一,我是一位12岁男孩的父亲,我一直也在努力学习如何做父亲,不断遇到挑战,有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差错。自从孩子出生那一刻,除了幸福和兴奋,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7年11月9日,在学校的风格大讲堂里,徐继磊老师讲过如何做父亲,他的一个说法,我很赞同。如何做父亲、做丈夫,首先我们要回归到人身上,我们要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他说,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有点理想和追求的人。然后再谈如何做父亲。
还有一个原因,通过接触很多学生和家长,我看到不少家庭存在父亲缺位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无助的妈妈”和“熊孩子”的出现。曾经有一位男孩因拿了家里的钱乱花,老师与孩子父亲沟通时,父亲居然回答,这孩子一直跟他奶奶,我不管,我也管不了。那时那景,让老师唏嘘不已。这几年的家校合作活动中,很多妈妈来学校参加亲子活动或读书学习,爸爸们在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出席的较少。从社会传统、经济环境来看,父亲多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主力军,需要应对各种问题,压力多多,这是客观现实。不过,这并不能是一位父亲缺位家庭教育的全部理由,也不能成为父亲放弃自己职责的借口。“我天天在外面挣钱容易吗?带个孩子,你都带不好!”丈夫以这样口气批评妻子的事情常常在身边上演。
前几天,我们几个家庭在一起聚会。太闲的时候,儿子和我掰手腕,抢帽子,我有时输有时赢,两人为此哈哈大笑。一位朋友当着大家的面儿,告诉丈夫,你看人家是怎么做父亲的,你是怎么做父亲的。我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妻子用表扬别人丈夫的方法来鞭策自己的丈夫,恐怕收不到好的效果,也让我这个所谓的“榜样”面含愧色。对于妈妈们来说,发现丈夫的点滴优点及时鼓励,甚至比对孩子的鼓励都要重要,对于丈夫的一些“顽疾”,有策略地去干预,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对我而言,这是我和儿子相处的常态,而,对于朋友的丈夫,他虽然不苟言笑,不过他严肃,认真,社会生活经验远超我N倍,我只好悻悻地打圆场,说大哥身上的认真,也是值得我学习的。特别提醒是听了关于父亲的功能主题讲座的好学的妈妈们,回家一定要稳住,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再稳住丈夫,可以在心里默默比较,如果不考虑人成长的背景而一味地苛责只会让他这个大男生继续逃离。
我比较赞同一个观点,在一个家庭建造过程中,最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呢?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好了,亲子关系才有牢固的基石。我们知道也有很多优秀的单亲妈妈,非常伟大,非常辛苦,孩子也非常优秀,不过,缺少了父爱,没有一位成年男性的相处和引导,孩子的精神世界会有所缺憾。父亲和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如果夫妻经常有矛盾,总是形成对峙,孩子就学会巧妙利用这些矛盾为自己谋利。而且,父母之间不合作,孩子也会产生对婚姻的初次印象。结果是,他们长大后,如果不特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们对婚姻会不信任,甚至失败。所以说,夫妻关系是这个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石。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亲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概括,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社会的好公民。一个男性,需要将人生的三大问题--事业、友情、爱情处理得当,还要和妻子在家庭中很好地合作。
不同的父亲类型,影响孩子成为不一样的人
一、你是“消极被动型”,还是“积极主动型”父亲?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故事。有两个经历相似,学历相同,社会地位同等的父亲。然而,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时候,第一个父亲往往是乐观、公正地看待它,分析造成眼前不便的原因;而第二个父亲表现出来的则是麻木和消极抵抗。两个父亲各有一个男孩,他们一样的健康、聪明。上学后,他们却不可避免地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着老师的误解和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这时候第一个父亲往往静下心来,帮孩子一起寻找症结,教他解决的方法。第二个父亲则是当着孩子的面狠狠地诅咒社会和老师,仿佛所有的波折都是有意让他们父子难堪。坦诚的说,在双语的家长中,这两种类型的父亲,我都见到过。
父亲心态消极,他的处世态度会潜移墨化地影响到子女的成长,给他们的心理带来阴影。这也是示范性的反面例子。对父亲来说,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出现某种自己所具有的消极心态,一定要重视起来。为了孩子的成长,你可以真诚表达对困难的纠结和矛盾,更应该展示你是如何克服困难或取舍的,有时候舍弃一些东西不意味消极,而是量力而行。
心态消极的父亲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备达观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温床。有一部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我看过多遍,我认为电影中的父亲克里斯坚强面对困境时刻打散工赚钱,同时也努力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父子俩日子虽苦,但还是能快乐生活。这样的父亲带给孩子的是无穷无尽的人生财富。
二、你是“苛刻粗暴型”,还是“放任自流型”父亲?
也许有的父亲是一位政府官员或单位骨干,每天忙着应对大大小小的应酬;也许有的父亲有着丰厚的资产,被很多人仰望着,但在孩子的面前,父亲是不是也同样“功成名就”呢?“功成名就的父亲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功成名就的父亲容易被孩子认同,如果运用得好,会对孩子起到鞭策作用,有助于他的成功。不过,功成名就的父亲也容易被孩子理想化,孩子会认为父亲在事业上是完美的,从而对自己提出更完美的要求,可是由于年龄小,他们很难马上取得父亲那样的成就,于是他们容易贬低自己。如果事业成功的父亲变成“苛刻粗暴型”父亲,会给孩子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常常拿自己吃过的苦来奚落孩子,甚至不允许孩子犯错误,那就会产生危险的父子关系。再成功的父亲都不能保证孩子一定也成功,假如孩子没有达到父亲的期待,父亲也应该接受和支持他们。
对于放任自流型的父亲,他会提出所谓的快乐教育和自由放养理念,以为树大自直,有的父亲甚至鼓励孩子反叛,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释放。事实上,很多这样的父母都深受其害。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教导孩子,也要他们学习理解父母。有一本书,叫《勇于管教》,作者是杜布森,他提出,我们必须在爱和管教中寻求平衡,一味放任和一味苛刻,都是不理性的。
三、让我们努力去做“良师益友型”父亲
有一部俄罗斯电影《回归》,讲的是两个男孩,一直和妈妈生活。忽然有一天,失踪了12年的父亲回来了。从那一刻开始,父亲就以一个男人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自己的儿子。然后,借助一次“探险旅行”,父亲展开了若干认为儿子们必须要上的课程,比如暴力、服从等。影片中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导师型”。但影片的结局是悲伤的,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我记忆深刻,弟弟伊万在父亲殴打哥哥安德烈时,已经有想杀了爸爸的想法,弟弟伊万不仅对父爱产生动摇,而且对人性产生了怀疑:这个人是否会在森林夜地里悄悄杀了我们?!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导师型父亲的作用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从正面进行分析,孩子从2岁起,父亲以一个玩伴的角色出现,他可以陪孩子一起嬉笑打闹。而渐渐地,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的角色也由玩伴变成了导师。由于父子之间已经有了亲密的关系做基础,此时再进行任何说教,孩子都会乐于接受了。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工作中也容易与人沟通,并且习惯用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影片中的父亲,则是一个反面例子。在孩子最需要父亲介入的时候,他因为工作忙或是以其他事情为由主动放弃了。那么以后父亲再对孩子进行说教和呵斥,他就会很不服,“在我小的时候,你没有管我,凭什么现在才来说我,早干嘛去了!”孩子的态度惹恼了父亲,一个恶性循环就会在父子之间展开。所以,作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
人生的第一堂合作课不是发生在学校,是发生在家庭。婚姻的目的应该是谋求两个人共同的幸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见,孩子们会从父母这里看到人生第一堂观摩课,两个人如何合作!
父亲不是一个轻松的角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我们在做父亲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不可预测的挫败感,只要我们愿意反思,愿意为家庭而改变,我们的价值就产生了。
今天,我们需要不少乐学习的妈妈,也有善于反思自己的爸爸,我想特别强调的一句话是,反思如何做父亲,努力去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哪怕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或者成家!
最后,送给大家一篇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给儿子写的一首诗体家书,从这封家书中,你一定能体会到什么。
主啊!
求你塑造我的儿子,使他坚强到能够认识自己的软弱;勇敢到能够面对惧怕;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胜利中,仍保持谦逊温和。恳求塑造我的儿子,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动;引导他认识你,同时又知道,认识自己乃是知识的基石。
我祈祷,愿你引导他不求安逸、舒适,相反的,经过压力、艰难和挑战,学习在风暴中挺身站立,并学会怜悯那些在重压之下失败的人。
求你塑造我的儿子,心地纯洁,目标远大;使他在指挥别人之前,先懂得驾驭自己;永不忘记过去的教训,又能伸展未来的理想。当他拥有以上的一切,
我还要祈求,赐他足够的幽默感,使他能够认真严肃,却不致过分苛求自己。恳求赐他谦卑,使他永远牢记:真正伟大中的平凡,真正智慧中的开明,真正勇力中的温柔。
如此,我这作父亲的,才敢低声说:我没有虚度此生。
(2016年12月3日写,2017年4月24日修改,2018年8月6日再改)
参考资料:
1、 杜布森先生的《勇于管教》
2、 网络文章《父亲力影响你的一生》
3、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4、渡边淳一先生的《丈夫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