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第一次见宝钗,觉着她知书达理,却又被其他言论左右,认为她在大度的外表下是深厚的城府与心机,与那个真言语的黛玉比起来,真使人讨厌。但当我再次走进她的世界里,我却爱她惜她怜她。
宝钗在红楼的描述中,说天生带着一份热毒,要吃冷香丸来抑制。有人认为这是宝钗心中为名利的象征,但我却在细读过后有不一样的见解。我认为,这份热毒其实是宝钗心中和黛玉一样的性子,一样的傲气,对某些情感一样热烈。
在十二钗的判词里,钗黛二人同为十二钗之首,连判词都是一起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从前总疑惑为什么宝钗和黛玉这两个性子这么不相同的人会放在一起。现在却明白,这其实是两个相似的灵魂。在宝钗扑蝶时,扬起袖子,想扑蝶来玩耍,却不禁弄的自己“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在这一片段中,不难看出宝钗仍然保有这自己的天真和干净。在刘姥姥走后,在大家把刘姥姥作为笑料时,宝钗却道:“昨儿那些笑话虽然可笑,回想却是没味的。” 宝钗心中是有傲气的,这份傲气更是包含善意的,她不会因为别人看法而去改变自己——若宝钗真的心机深,她更应顺着大家的意。
而宝钗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傲气,压抑内心,不像黛玉一般有更强烈的表现,倒要装作一份淡定大气的样子?这里其实就是宝钗身上的悲剧性,宝钗对宝玉起码是有好感的,但我并不认为宝钗爱宝玉。宝玉和黛玉一样,他的灵魂是叛逆的,平日里虽和一众女孩子玩的来,可到头来,只有黛玉跟他能产生强烈共鸣,两团孤寂的叛逆的灵魂之火才能相互照亮。但很明显,宝玉和宝钗的灵魂并没有做到这般相契。宝钗也只是对于在女孩子中出现了一个玩的好的男孩,有种好感罢了。宝钗在内心有一团火的同时,宝钗还背负担起她的家的责任,所以宝钗知道要怎么迎合这个社会,真正明白她的人是要透过她冰冷的看似温婉的外表,看到她有傲气有善意有热情有诗意的内心,但宝玉,他被贾府保护着,又怎么能看到宝钗是明理大气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不同呢?没有灵魂的碰撞与交汇,又怎么可能在这二人中谈爱情,怎么可能也迸发出宝黛般的爱情?
从宝钗的才情上看,她不输黛玉,连黛玉一开始不了解宝钗时,也会害怕之情——这是遇见才情同样高的人,一份天然的不知所措。但宝钗却很可惜,她不像黛玉能碰见宝玉,碰见灵魂上的伴侣,黛玉的人生虽短,但黛玉有了宝玉,她人生的厚度和她的才情被完全激发出来,纵然死亡,也是燃烧尽了自己而亡。而宝钗,她没能遇见那个了解她的人,她心中的那团火没能燃烧起来,我们没能看见一个真正的宝钗,我们只能看见一个永远披着“如何活得符合社会”的宝钗。这也是部分读者会认为她很不真实,比不上黛玉的真挚的原因。
叹宝钗命薄,试叹在明明她富有才情,明明生命的厚度可以同黛玉一样丰富多层,却无人懂她,她的命不薄于长短,而薄于厚度。这份命薄也更是让人心疼与哀婉。
高一一班 冯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