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课家长日记分享,逸轩妈提了一个问题: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才叫成功?刚好看到这篇文章,高考状元,北大学子,美国留学,该有的光环都有了,他成功了吗?他幸福吗?他父母亲呢?
北大读的是最好的专业之一——生物专业,美国留学读的专业是心理学专业,他这样的心里是如何养成的?易经告诉我们:履霜,坚冰至。孩子心里那块厚厚的冰墙是如何砌起来的?
当我们一次次以忙为借口,极少亲子时间,忽视和孩子沟通,孩子成绩不好,就报各种培训班,以为孩子成绩好了,就一好百好,果真如此吗?
你也许会说这是个例,我孩子不会这样。但我们回答时会不会有点心虚?!
父母的有效期也就0——13岁,错过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想补救想挽回可能真的没机会了。
人长大后许多心理问题都是跟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这些事情发生在别人家里是故事,发生在自己家里就是事故。如果自己并不比别人家的父母高明,凭什么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出”事故“?
是的,“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没有多少人天生就会教孩子,都是孩子来了,问题出现了,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不让孩子问题成为问题孩子。用学习,用爱把霜融化,不让它结冰。
记得外甥在读小学时,成绩很不好,后来托关系转到一个直升班去读初中,现在好不容易读高三,成绩也还是很不好。以前还读小学时,每到周末,我姐就特别希望我们去他们家吃饭,顺便说说外甥,他稍微怕我一点。但说过之后他该怎样还是怎样,学校推荐的各种家庭教育讲座,他们都是父母一起去听,完了还买书回来。
一次看到他们买回来一本两百多页的书,配有光碟,两百多块钱。但后来我问他们看之后有什么收获,学会怎么教育孩子了没有。他们说看不下,骗人的,以后不去参加这种讲座了,都是推销书的,看不懂,不会做,又没人指导你。
三年前我加入育心大家庭,才深深意识到:没有根本性,没有计划性,没有系统性,没有团队,没有平台,没人指导,单凭一本书,一张光碟,想让孩子转变,比登天还难!
现在外甥周日中午回来,有时候我们也在,我姐忙上忙下地做吃的,一边还催促他去洗澡,他边应着,边不停地玩着手游,我有时看不过眼,直接抢下手机,他火急火燎地喊:别别别,我要退出啊。然后才不得不找衣服去洗澡。
姐夫喜欢打游戏,在外甥读幼儿园时,父子俩就一人一个遥控器,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奥特曼风靡全国,买了很多光碟回来,一有空就放给孩子看。为了不让孩子迷上电脑,去年家里才拉了网线。但那又怎样呢?手机有大把游戏可玩,有大把武打小说可看。
现在只要放假在家,晚上不知多少点才睡,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才起床。洗漱吃点东西之后就开始窝在床上看武打小说,玩王者荣耀,整个假期几乎不出门,被我戏称为“宅男一号”。我曾建议他去参加篮球培训班,或别的什么都行。他说谁都不认识,怎么去,有什么好玩的?
我也想教好他呀,奈何牛不愿吃草,你能强摁它头去吃吗?
哎,有多少家长就这样白白错过了父母有效期呀!等到孩子出现这个那个问题的时候,才开始到处找各种解决方案,但孩子他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我们用手工打造出来的工艺品,不是我们饲养的一只动物,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想法的人,有各种需求的人。他会说会笑,会哭会闹,当然,还会犯各种错误,至于能否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那要看父母如何引导。而不是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告诉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不这样了”,然后有些孩子机械而又怯怯地重复一遍之后,大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了,这样就是教孩子了。
孩子教育中,不应该只有学习成绩,还有生活能力、爱的能力、人际交往等的培养和思想、情感、心灵的培育。人的一生是一个系统,不能顾此失彼,前一个阶段的优秀,下一个阶段未必,这篇文章就讲到北大男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欠缺。有些东西过了时间段,想要再次链接就不容易,过时不候,所以珍惜。
其实,从文中可以看出,高材生拉黑父母,并不是一两天突然发生的。孩子对父母的所作所为由希望到失望,到绝望,最终决裂。但这对迟钝的父母竟浑然不知,傻傻地用自以为的“爱”,把孩子一点一点地从自己身边推走。哪怕是父母当时有一点点警觉,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谈谈,事情也不至于如此。我一直认为: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孩子的一切问题还得回到自己父母身上来,父母学习了,成长了,懂得智慧地引导孩子了,孩子问题才不至于发展成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