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问道:“在你们眼中,你们人生中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是什么呢?
有一个姑娘回答:“爱情!”
然后这姑娘私信了我一本书的封面,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怔怔地看着这个书名,觉得这个书名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根琴弦,而这根琴弦波动的旋律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 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正是罗大佑歌词中一贯迷离的意象选择,他会将无法回答的问题托福给更加辽远的意象,而这意象在之前情感急剧下降后拉到了平衡。
所以,整首歌所歌唱的就是爱情中“离去”与“回归”的仪式。不管你们现在认同与否,我觉得爱情它就是一场仪式。
仪式这个词,简单来说如果之于自己的人生而言,就是特定的情景,而我们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情景里才能真正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最终达到自己与生活合解的目的。
罗大佑似乎懂得:“你最终结婚的对象很有可能不是你最爱的人。”所以,当这首插曲在《阿郎的故事》里第一次响起时就预示着这电影最终的结局是悲伤的。
如果暗恋算作一种仪式的话,那么爱情是仪式的开始还是结束?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的答案是:爱情是暗恋的结束。
暗恋会对你所钦慕的对象产生迷恋,进而光晕效应使然,你就会无限放大对方身上的优点,等到假如真的在一起后,光晕褪去之后,失落是必然的。
爱情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我知道什么是那一刻的欢喜,在这欢喜的时刻我们是快乐的就足够了,至于爱情过后是快乐的回忆还是遗憾悲戚的回忆,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当爱情猝不及防的来临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处于一个错误的时间,这个错误就是自己相对于现实来说太弱小,所以这个时间才有了很多卑微的爱情故事,也有了很多荒诞的爱情故事,想想安徒生笔下《海的女儿》,那样的爱情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啊!
通常人类是善于妥协的,我们非常善于妥协曾经的坚持,直到我们对坚持都麻木的时候,我们选择了等待,努力地臆想着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坚持。于是我们等待一场爱情、事业的成功、比赛的胜利或者是久违的侥幸……
所以,为了告别我的暗恋,为了告别我和一个姑娘曾经相约去泰山看日出,完成定情之旅却在爱情到来之际,我们都选择了理智,给彼此理由就是:“或许这趟旅行会有矛盾与争吵,我希望可以避免它,保持我们在彼此心中的美好形象,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毕业旅行。”
你为之仪式的路上有很多人会给你放冷枪,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决绝的心志以及对自己爱情的珍重。换句话说,为什么洱海能成为爱情的标志,那是因为很多情人在这个地方完成了自己定情的仪式,所以洱海成了爱情的代名词。
等到了真的毕业了,我一个人完成了所谓的毕业旅行,而这个旅行终点就是泰山的日出。而这第一声冷枪就是我的母亲:
她问我:“哪里都有日出,为什么要去泰山看日出呢?”
我说:“为了完成我最后爱情的仪式!”
母亲说:“你真是个神经病!”
我们在之前似乎是完成了我从来都没想到过我能完成所谓的柏拉图精神之恋:我没有牵过那姑娘手,更别说一个吻了,甚至是一个拥抱,我们在爱情里秉持着最大限度的克制,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友谊,兜兜转转后,我们成为了“朋友之上,恋人完满”的结局,而这个结局说实话,对于我和她来说也许是最不坏的结局了。
而这次旅行在我的心中就是为了告别那最初的爱情,用去泰山看日出这一最后的仪式来使得自己为这段还没开始就结束的爱情画上一个句号,所以在看到麦克尤恩这本书后,我为之一震,就冲这书名,我也要把这本买下来,仔细地看看,品味一下这最初的爱情在这个作者笔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特殊情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特殊仪式?
当我在5:05分时看到泰山日出的那一刻,我与自己之前近10年的感情终于合解了,我在那一刻是哽咽的,在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很多,直到天空既白,我的思考也随之结束了,而我思考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我以上问自己的问题了。
记得《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吴秀波念了一首刘禹锡的诗词:“长恨人心未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在爱情里,我们的心境不会如水一般平静的,但是完成我个人所谓的仪式后,我的心静如水,而后的生活与爱情,那个可以使我内心再次泛起波澜的某个姑娘,或许在远方,穿着淡蓝色连衣裙上绣着黄色蔷薇花,长发随风飘动,带着圆角的遮阳帽,或许她会回头冲我微笑,而那一刻,或许我们的爱情就会开始,而我也再次等待着那个仪式的到来……
作者|岳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