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意为事物与它原本的样子不同了。
改变同蜕变是不同的,蜕变的话,在理科领域可以说是质变,就是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件事物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一个新的或者更高级的状态。这点在大家头疼的高数中,就是最基础的极限。说的就是0.9999999…九循环达到一定数量它的趋势就是走向1,从小数变成了一个整数。
但是这样讨论蜕变的话,有些不亲民了。拿自然界的事物打比方,就是毛毛虫结蛹然后破茧而出成蝴蝶,这也是“蜕”这个字的由来,大家可以看到它是虫子旁的,这就是先贤们的智慧了。从一个自然界的现象造出了这个表现质变过程的美妙的字。
之所以,花了那么大笔墨讲蜕变,是因为必须讲明白,改变决不是一件荣获新生的事。改变只是将平常的某种习惯变成另一种习惯。比如我最近经历过一次改变,我决定开始写作,这无疑是痛苦的一段过程。
每天都要在行程计划中将写作或者阅读放在一定的时间比重中,为了将它变成如同每天一定刷两次牙的习惯,一天忙下来,不写点什么或者读点什么,根本无法入睡。即便躺在床上,也受不住内心的聒噪,爬起来。
写作就是我的改变,从一届无业无爱好的学生,改变成至少在写作的学生,从本质上来说我并没有得到任何质的变化,甚至在改变初期,我完全处在熬受着谴责自我的痛苦中。
我想很多人与我一样,比如减肥,每天都要累积一定的运动量,还要坚持吃热量低不怎么美味的食物。再比如健身,天天都要扯断自己某个部位的肌肉纤维,然后还要保持非常良好的作息。又比如努力学习的,每天都要刷一定量的题,背一定量的单词。是的,改变就是这样一件痛苦的事情,将原本习惯不做的变成习惯做的,就好比在自己的身上凿下一块肉,然后坚持做这件事。
前段时间,我照镜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感叹:眼前的这个人,虽然还是这幅皮囊,但是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是令人焦虑的。真的不晓得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会不会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不得已放弃写作呢?觉得自己现在就处在某种黑暗中,前面的路看不到,后面的路也看不到,四周的路都看不到。
没有人知道改变,并坚持这种改变是否就能让自己达到理想的彼岸,更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那未知的未来的具体相貌。百年前的人,有多少能想到这个时代的智能手机呢。未来虽然可以预测,但是绝对无法判断和定义。每一秒,每一只蝴蝶,每一滴水,都使未来产生着变化。
能做的只有蒙着头前进了,没有光的话,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发光。找不来方向的话,只能自己概括出寻找方向的方式。然后每一步都踏着自己的勇气,不要害怕即将到来的、不远将到来的未来,就这样艰难地走向新生。
想要变成自己所想变成的那种人的话,一定要改变,然后习惯这种改变,接着积累这种改变所需要的经历,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就能蜕下这代表着过去的自我的壳,成为那个自己所想成为的人。
就当个无知的愚者,平淡地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