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的文章在总结,“做自己”这十年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我们争取的是主流的成功。
(这个时期我最爱看的听的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成功”案例,总认为可以找到共性。)
第二个时期,我们开始探讨特质,比如《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老恨自己咋不是个研究员博士啥的,生怕没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不然就像要错过一生的辉煌似的。)
第三个时期,我们都刻意去与众不同,像一个逆反的孩子。
(推动孩子学这玩那,一副勤奋的样子,自己也爱推陈出新,学会了质疑。)
第四个时期,我们开始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我?
(疯狂的听,看了好多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和讲座,研究了好一阵子,深度挖掘自己性格产生的原因,经常在唏嘘中感叹,在泪花中释然。)
到了第五个时期,我们从狭隘的个人心理学中走出来,把自己放在历史和生物中间,重新理解世界。
看到这,我真是共鸣的笑了,这还真是我自己这几年的心路历程,虽然没跨度十年那么久,但也还真是按顺序逐步看完了这几部书。
山本耀司把自我又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自我”不是在寻找所谓的真我;根本没有什么真我,自我是一个持续的自我塑造的过程。
也就是说,不会有什么Be Myself,只会有Make Myself,Create Myself;不会有什么回到内心,你需要持续地回去,同时持续地升级。
这样就像每隔一段时间,登上一座新的高山,看到全然不同的格局和风景。
做自己其实是:持续地自我超越,对结果负责,并通过这个过程,不断了解自己的边界。正是因为你知道有些东西做不到,所以你会知黑守白,守正出奇。正因为有自我接纳,所以你反而可以很好地去欣赏每一个人,然后进入下一轮的自我超越。
如今的我,还是喜欢倾听“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内心不在是焦虑和嫉妒,而是更多的祝福和小确幸,确幸自己在学习,也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在“做自己”的坑里。
还是喜欢查星座,看运程,测数据,继续倾听别人眼中的自己,了解大数据下的自己,享受着“自恋”的快感。
依然会容忍自己和儿子有时候的“标新立异”,懂得分寸场合的享受释放逾越。
最后,冷静的思考,继续探寻我们的无限可能。而那些做自己的坑,都是必经之路,这是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