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系统。尤其是家庭关系,是跟我们最亲近、最重要的系统,一旦爱的流动堵塞了,不只是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甚至会跨越世代形成诸多难题。唯有不断学习与成长,才能克服这些困难,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1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参加了很多学习,包括线上的各种课程,诸如得到、樊登读书会、千聊、知乎等等,还有线下的时间管理课程,同时买了很多书籍来阅读。每天我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学习中,以及培养各种各样的好习惯中,在朋友圈公布各种各样的打卡,显得格外忙碌。
一年下来,当然也收获了很多。但总感觉心里缺少了点什么,发现自己似乎一直都没有搞明白: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因此似乎掉进了“为了学习而学习”这个坑里。
表面上看来,我的状态似乎越来越好了,能够坚持早起、运动、看书等等,越来越多的人说我自律、勤奋、上进……
但实际上,在生活中,跟爱人之间,我时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儿就发脾气。有时候我会完全不顾爱人的担心,选择一个人冲出家门,逃离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嚎啕大哭,脑子里尽是一些特别阴暗、负面的念头。有时候我会对爱人歇斯底里地大呼小叫,然后就会保持沉默并拼命哭泣,一个人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每次发脾气,我都要等爱人来哄我才了事。我还会经常抱怨爱人,比如抱怨他乱放东西,不爱锻炼,不爱学习等等。在爱人眼中,我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
在工作中,我始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优势和方向所在,一直都表现平平,缺乏热情。跟同事之间的沟通也很存问题,比如有好几次,我都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和领导抬杠,不喜欢的任务就拒绝去做,不直面问题而是以沉默来逃避,有时候还会默默流泪,觉得自己还挺委屈的。另外,有领导和同事向我反馈说,觉得我不够自信,有点闭塞,有些紧张。因此建议我慢慢去打开自己,放松一些,自信一些。这些问题自己以往一直没有意识到。
看到自己工作后这4年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这些模式,我不禁开始问自己,我到底是怎么啦?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生时代那个优秀的自己去哪里了?为什么我适应社会是如此困难?我要如何才能改变呢?
2
万法唯心造。慢慢地,我逐渐意识到一定是自己的心理存在一些问题。于是2018年伊始,我停掉了自己去年学习的那些有关“术”和“器”的内容,转而关注心理学和心灵成长的东西,开始向内探索自己,每天去觉察自己。
2018年我首先觉察的是自己抱怨的语言和情绪,开始践行不抱怨的习惯,重新阅读《不抱怨的世界》。当你想着一定要改变时,上天就会调动一切资源来帮助你。这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她向我推荐了天天开心读书会,以及天天开心“不抱怨”俱乐部。
于是我加入了“不抱怨”俱乐部,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践行这个习惯。同时,我关注到天天开心读书会还举办有很多其他活动,其中的《爱与和谐人生》工作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这个工作坊的分享嘉宾——徐林芬老师,是一位心理学大咖:她是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并到哈佛大学做过一年的心理学访问学者。徐老师还是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神经语言程序治疗师。这次工作坊的内容是关于家庭系统排列的,之前我只是听说过这块,虽然很感兴趣,但一直还没有机会去学习和体验。基于以上原因,我就毫不迟疑地报名了。
3
《爱与和谐人生》的半天工作坊于2018年1月20日下午举办。那天是周六,下着小雨,因为隔得有点远,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才赶到会场。我到的比较早,到达后见会场只有两三个人(就是徐老师和军委大叔他们)。徐老师关切地问候每一位到来的小伙伴。
后面大家陆陆续续都来了,一共有十五六位,我们围坐成一圈。军委大叔做了简短的开场后,工作坊正式开始。徐老师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并让我们各自介绍了自己,然后对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做了简单的说明,就开始带着我们做家庭排列的体验活动。
其中的一个体验活动是,找到另一位伙伴,两两相对站立,与对方进行眼神的对视。徐老师让我们去觉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升起的情绪。我主动找到了丝涵,因为最先认识了她,这位姑娘特别纯净美好,一见到就特别喜欢她。
在与丝涵对视的过程中,从她的眼眸里,我看到了她的善良、单纯、美丽,感觉她一定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让我吃惊的是,后来有好几次从丝涵的眼睛里,我竟然看到了父亲那双充满严厉的眼睛,那个眼神让我几乎禁不住要后退几步。我感受到原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存在对父亲深深的恐惧和害怕。这个体验,是这场工作坊中我最大的收获。
另外,徐老师谈到的有一点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那就是:父母是大的,自己是小的,当你想要改造父母时,就是把自己看得高于父母,这样的家庭排列就是错的。而且,孩子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改造父母的。想想自己在前几年,总是想各种办法要去改造父亲,原来,自己错了……寻思着自己这么些年过来,遇到很多不顺,可能跟自己错位了有很大的关系。
工作坊中,有一个做个案的机会,我自告奋勇地举手报名。徐老师让我上前去跟大家讲讲自己的课题,听完后老师表示,这个课题太大,而这次时间有限,所以暂时不能做,建议我等到以后工作坊时间长点再做。
一切都刚刚好,工作坊结束后军委大叔告诉我们,2月4日有徐老师一天的工作坊,于是我立即报名了,心里对那一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4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期待的2月4日终于到来。这次工作坊军委大叔安排在吴山广场的杭州博物馆三楼茶室,是一个环境优雅、静谧的绝佳空间。连同徐老师,一共有15人,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天的心灵探索之旅。
因为在上一次工作坊中,种下了要做个案的种子,于是这一次就抓住了做个案的一个机会。
徐老师邀请我坐到她身边,并问我想要解决生活中的什么课题?我回答,想要建立起与父母的连接,建立起自信心。在前文中我有提到,已经有好几位同事反馈我自信心不够。而在这次工作坊中,有听徐老师提到一点,如果不认同自己的父母,那么自己也会有缺失,就会缺少自信心。
接着,我跟大家简单分享了家里的一些情况。我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母亲早逝,脑海里几乎没有母亲的印象,没有叫过一声“妈妈”。第一次见到父亲时自己已是10岁,而且父亲酗酒、脾气火爆,经常在家里打打闹闹的,给我和奶奶带来很多苦痛。2016年,82岁的奶奶去世,半年后父亲得了突发性疾病也去世了……
讲完自己的故事后,老师让我去选一位当作自己的爸爸,再选一位当作自己的妈妈。并将“爸爸”、“妈妈”排个位置,然后我们三人都可以根据内心的感觉站到一个觉得舒服的地方。
开始时,我让“爸爸”和“妈妈”并列一排站着,自己站到“爸爸”身边,但感觉不太舒服,转而跑到“妈妈”身边站着。“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老师过来问我是什么感觉,我说有点紧张、压抑,于是又站地开了一点。看到“爸爸”“妈妈”站在一起,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开心的是他们终于能在一起了!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可从来没有在一起过……
然后,老师让我和“妈妈”开始对视,并引导我向“妈妈”说,“妈妈,我很想你!”“妈妈,我对你很生气!”我一边说,就一边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妈妈”也哭了。老师又引导我向“妈妈”深深鞠躬,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次躬,然后和“妈妈”深深拥抱。在“妈妈”的怀抱里,我放声痛哭,把这30年来没有妈妈陪伴的委屈、痛苦和孤单,都哭了出来。老师让“爸爸”也过来一起抱着我们,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我尽情地哭着,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和温暖。
待我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后,老师让我去面对“爸爸”,跟“爸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跟爸爸说,“爸爸,对不起,女儿错了,不该一直想要改造您,不该一直抱怨您……”然后也向“爸爸”恭恭敬敬地鞠躬……
最后,徐老师引导我跟“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是大的,我是小的。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你们就是我最好的爸爸妈妈……”我知道,徐老师这是在引导我接纳和认同自己的父母。
5
在做我的个案时,为什么我会从“爸爸”身边,转而跑到“妈妈”身边?原来是因为妈妈几乎没有在我生命里出席过,潜意识里其实很在意这个事儿。尽管在意识层面,我对从小没有妈妈这件事儿似乎不太在意。
另外,为什么自己时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儿就发脾气?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一直不接纳父亲,一直都埋怨父亲,觉得父亲是错的,因此自己的行为模式受到了父亲深深的影响,发脾气时简直和父亲一模一样。
回到家后,当我再次看到书桌上父亲的照片时,心里不再害怕,感觉父亲的面容和眼神都变得慈祥起来,又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要知道,以前我都只看奶奶的照片,都不太敢看父亲的。
心里真的很开心:通过这次家排工作坊,我开始与父母建立起了连接。相信之前存在的那些问题,都会得以解决的。在我身体里的那个小孩,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相信自己,一定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6
最后,分享几句工作坊中徐林芬老师说到的金句:
“只有完全接纳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才能真正走向独立,才能真正变得自信。”
“告诉爸爸妈妈:我只是你们的孩子,不能帮到你们。如果我的生命跟你不一样,请你们祝福我;如果我过得比你们幸福,请你们祝福我。”
“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孝顺。”
“所有父母没有被疗愈的创伤,都会带给自己孩子。”
“家庭中,每个人站好自己的位置,才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
“尊重,是一切关系的基石。”
“记住一句话:我可能是错的。”
“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敞开你自己。”
“当你接纳了自己的不幸,不幸就会变成你的礼物。”
“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为了成长而来。”
徐老师对我说,我很幸运,这么年轻就能接触到家排。是的,我真的很幸运,能够认识这么好一位导师,能够遇到这么多共同追求自我成长的小伙伴,真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既然“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为了成长而来”,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心理学和家庭系统排列,让自己不断成长的同时,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也能像徐老师那样,帮助他人拨开人生的重重迷雾,过上幸福、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