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意味着
不再对自己撒谎
如果提起油画家,大家耳熟能详的或许是梵高、高更、乃至毕加索这一干人。当然,大家对这些人的艺术理念,究竟有多大程度的了解,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对这些大名如雷贯耳,是因为从苏富比传出来的这些人的作品的成交价。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100多年前,欧美富豪为之一掷千金的画家另有人在,那就是布格罗。
与生前的光辉璀璨相比,布格罗是没世而名不称焉。其中有诸多理由存在,比如,后起的先锋派对其进行的批判——要知道,布格罗的名字成为艺术专有名词,指代“光滑的,矫揉造作”的作品。
你如果摊开布格罗的画,确实会赞同时人对他的这一评价。布格罗的画,主题多少孩子和青年,是干净不染尘的背景和毫无瑕疵的人体,尽善矣,尽美矣。让人看后在惊叹之外,仿佛不免嘀咕他的画缺少点什么——缺乏对社会的批判力度。尤其是与同时代的现实主义画家相比,布格罗仿佛没有尽到一个艺术家的应有的社会责任,他的作品仿佛充其量只能算作文化口红。
其实,这是对布格罗的一种误解——不!误解,是指各有所执的争执,而很多人根本没有达到和布格罗同台对话的高度——我们没有洞穿布格罗。
随便举一个同一题材的例子。
三幅画的作者分别是米开朗基罗,布格罗,和某不知名的国内小画家。
优劣一眼即可判出来。布格罗的作品更胜一筹。时至今日,还有人主张文无第一,认为艺术作品的好坏,纯粹归因于个人的主观审美倾向。这一说法只能导致艺术价值的虚无。
布格罗的作品好就好在:他解释了人物手中的水果的来历。看到布格罗的这件作品,我们仿佛可以想见:一个法国南部乡村的小姑娘,清晨踏着晨露,去离家不远的果园里采摘水果。
而米开朗基罗和不知名画家的画中,我们却感到一种脱节,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在于“摆拍”:画家将一堆水果塞给模特,然后,模特动作僵硬地拿着这些水果,按照画家的要求来摆出特定姿势。
我们可以将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物称之为模特,可是,我们却难以将布格罗笔下的小姑娘称之为模特。
何谓模特?模特,就是被人从一个世界拉到另一个世界内的人。在这另一个世界中,模特和新环境无法调和。人们甚至可以看到模特所出的这个新世界的界限。
而布格罗笔下的人物,却能够稳当当地立足于她所处的世界,并且,即使这幅画仅有尺幅大小,可是这幅画所表达的世界,却是没有边际的。
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准绳:
从虚空出发,建立一个世界,使其自行矗立。
布格罗身后的先锋派,那些激进的印象派画家,其实,完全没有去理解布格罗所搭建的世界。另外,值得考虑的是,印象派究竟有无资格去指摘布格罗。
印象派,尤其是后印象派和由此衍生的抽象派,都致力于解构世界的价值——价值一词,我们稍后讨论——抛却形象而回归绘画自身:线条,色彩,笔触……
印象派笔下从来不期待表达出一个世界,而是表达我们这个世界的元素——注意:艺术表达世界,但是未必是我们所在的世界。
印象派这种偏执,是一种人类历史性的遭遇:人成为世界的对立者。由此,世界是可以像被解剖一样被探讨的;由此,世界仅仅是一种总和,而不是一种超越。在印象派看来,世界不存在未知。因为,人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
基于此,在印象派看来,艺术仅仅是一种还原,世界仅仅是一个感官世界——也恰恰由此,他们造成了价值的坍塌。
在此我所谓的价值是指: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既然世界仅仅是个人的感官世界,而感官是流变不居的,因此,价值就是一句朝三暮四的空谈。
但布格罗却一直在构筑世界——并不是我们世界翻版的世界。艺术是从世界之中提取材料,然后用这些材料去建构一个理想主义的新世界。所以说,理想的浪漫主义不是艺术的一个流派,而是艺术天生的一种属性。
艺术所构建的理想主义新世界,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一种意在取代旧价值来唤起人生升华可能的一种价值。
布格罗,一生都在做这件事。
布格罗画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在黑格尔看来,画家画孩子是不明智的:孩子阅历较前,本性不定,不能够彰显人类最为本质的生命意志。这一看法是对的。一般而言,画孩子,往往流于单纯的活泼可爱这类的浅薄表达上。
但是布格罗在一个黑格尔无法到达的境界,布格罗在表达一种他所触摸到的思想:
太初。
太初,不是一个时空性质的名词,在此,它没有起源的意思,它代表一种状态:混沌和丰富。在太初阶段,一切在孕育,一切都随时会转入现实性的实存状态。
而孩子恰好适合作为太初的具象化表达:孩子天性未定,一切生命状态都存在可能。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布格罗笔下,在唯美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太初思想:
在布格罗笔下,每一个孩子都活泼天真,但是,却有一股不可名状的若隐若现的哀伤情调。这种哀伤来自于哪里?
是一种自我妊娠的阵痛——生命有太初的混沌走向实存,有丰富走向单一。
这些孩子都有着明澈空灵的眼神,但是从这些眼神之中,有一股可能性在孕育,一种决定他们生命形态的可能性即将喷薄而出。而这种可能性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人被完全抛入世界。
由太初, 走向实存,就意味着人走入孤独。人要独自去面对世界——这种人和世界的关系,不能直接等同于印象派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感官的世界——人这种孤独地存在于世界的状态是:你存在于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和任何人都不同的世界,而且,人和人都无法进入的世界。
从太初走向实存,意味着我们在抛弃无数个其他可能的自我,走向孤独。
人生注定是一种不完整的演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