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家庭教育似乎成为了我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千千万,管制、放养等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老一辈的会说,我们那时候生这么多个,还要干活养活自己和这么多张嘴,哪里有家庭教育的观念?养大就不错了。或许会有工作繁忙的家长会说,我们工作这么忙,真的是没时间搞这么多想法和事情。又或许会有崇尚自由的家长会说,管这么多累不累,不管不顾孩子一样会长大的嘛,正所谓人养一半、天养一半,孩子大人都省力,皆大欢喜。
在观察周遭、反思自己、学习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我认为家庭教育在我这儿分为:关于品德、关于学习、关于和学校教育的关联这三方面。
一、品德教育:小事就是大事
关于品德的教育,似乎从孩子落地那一刻起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更久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用生动的案例来讨论诸多细小的现象和问题的,因此关于品德教育,就说说使我映象最为深刻的几点。
关于“忍受痛苦”和“实事求是”。似乎大人很容易为孩子贴上“不听话”、“坏孩子”的标签。可是,我们的“教育”孩子真的听懂了吗?是否真正有效?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打针。每到验血的地方,无论是医院还是体检站、疫苗站,总会听到有好多学龄前的孩子大哭着,连哄带骗的不在少数,但正是这种小儿科的,一时的“哄骗”教给孩子的确是:不信任,逃避和说谎。大人都知道:验血、抽血是有些疼的,但是能够忍受,事实上我们也只能忍着。但是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让他像大人一样忍受痛苦,确实强人所难。但是只要在一开始就用对方法,其实孩子的忍耐力超越成人的想象。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把痛苦降到最低。
之前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打针有些疼》,后来就把这事给忘了,也许是对于书中的方法的认同,在无意中也对女儿这么做。神奇的是,现在女儿2岁多,打针、验血都不哭。家长的“平静”、“如实相告”、“激发勇气”就是胜利的法宝。家长的焦虑和害怕会一点不剩地传递给孩子,因此在去打针的路上,就告诉孩子:今天妈妈要带你去打针,因为宝宝生病了,或者是到了打预防针的时间了,打针能让宝宝的身体更好,身体好了我们就能去玩儿了。其次是关于疼痛的如实相告:(到了打针的地方)打针时有些疼的,不过一会儿就会好起来,宝宝忍一忍好吗?说一点儿也不疼的家长在哄骗中不仅教会了孩子撒谎,带来的结果也是恶性循环,孩子再也不相信你说的不疼。最后就是“激发勇气”:宝宝如果忍不住,哭也没事。这既是鼓励,也是家长给孩子留的一条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坚强”感到羞愧。完事后千万不要给予物质奖励,我的做法是重复上面的过程:打针有些疼,宝宝今天忍住了疼,真的很棒。
每次都是请了假陪女儿打预防针,那时候他还很小,但每次都是我亲力亲为,因为我担心交给老人陪宝宝去,对于承受痛苦的教育契机就此失去了。有的同事说我:就这么点事儿,你可以叫你妈带他去啊,专程请假很划不来。但我认为,孩子的小事就是大事。人生有许多痛苦难免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往小了说能为自己减少眼前的痛苦;往大了说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中就包含了“忍受痛苦”和“实事求是”这两种品德,可见,在品德教育中,家庭教育即使是在细微之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是大事。
二、关于学习:阅读能提高智力
虽然我的孩子还小,似乎离“成绩”,“考试”等都还比较遥远。但是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对于未来充满“担心”和“忧虑”。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成绩也好呢?但似乎很多事情常常变得越来越“南辕北辙”。可能是我的孤陋寡闻,作者提出了一个让我惊喜的观点:阅读能提高智力。以作者的女儿为例,从小妈妈就给她讲故事,而且是根据故事书上的文字声情并茂地讲,后来她很早就学会了认字,开始了阅读之旅。之后的语文成绩,写作能力以及在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方面都得益于阅读。作者甚至批判作文选,称之为没有营养的阅读……想给我女儿讲故事,她却拒绝了,原因是想看电视,玩ipad,给她拿书,她就走开。这可如何是好?我先试着改变自己,在她看电视的时候看书,也才一周的时间,她忽然自己把电视关了,也拿出了自己的故事书要求我给她讲。小小的人儿就这样开始了阅读的兴趣。既然阅读好处多多,那为何不去试试。强加给他人的东西,如果她没有从心里产生认同感就会反抗和排斥,这是人性使然。基于女儿的年龄特点:喜欢模仿,因此从我自身开始改变,增加她对于阅读的模仿渴望,以及对于阅读的认同感。
三、关于学校教育
孩子很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可是教师这个岗位的门槛并不高,因此别把老师当成神。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也会各有千秋。
在这本书中作者很多次都提到了“暴力作业”、“过多的作业”。所谓暴力作业就是惩罚性作业,我想在学校里这种作业还会存在。差别只是孩子回家说了还是没说,是选择反抗还是默默承受,直至最后的麻木。作为家长,我们要勇于和“暴力作业”说不,作者就教会了女儿勇于说“不”,不写“暴力作业”其实是保护了学习兴趣。如果一件事情演变成了惩罚性质,那还会有兴趣吗?就好比如果每天强制性让孩子玩儿8小时电脑,其他什么也不许做。我想大多到最后也会对最爱的电脑反感。
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可就拿作业来说,不都是“一刀切”吗?每个人的理解力,掌握程度都不同,可是大家的作业量还是一样的。既然无力改变学校或是学校教育的现状,那就从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以及做法让孩子在适应的同时,尽量保存好对求知的兴趣。和学校作业说不,需要勇气,还有底气。这一切都基于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包括发展现状和心理。这还得归结于家长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等等。要不怎么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本是一场修行。如果自身不更新观念,不去学习和思考,又如何能产出高质量的孩子。
这本书之所以有这么好的销量,受到喜爱,我想正是因为它的素材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是生活中场景的再现。生活中并不缺乏问题,缺少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我们会说:这个问题,大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那我也就这样吧。这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时常出现在每个家庭中的原因所在吧。我们都懒得去思考和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直接作为伸手党,拿来所谓的前车之鉴,或者是别人家也怎样怎样。那么最终,在教育这件事上,回馈给我们的可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听话,成绩这么好,我家孩子为何如此。然后,抱怨就在心底肆意驰骋。
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学习,作为家长的我就此生出一个观念:和孩子一起终身学习。这就是读完本书给我的启示。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认同,请给我一个喜欢吧,你的举手之劳将成为我最大的动力。